(1025~1091)宋代临济宗黄龙派僧。绵州(四川)人,俗姓蒲。师事富乐山之静禅师,十八岁受具足戒。后出蜀中,至荆州(湖北)遇一禅僧,闻禅宗教外别传之旨,遂于熙宁元年(1068)参谒黄龙慧南,并嗣其法。熙宁八年,住持慧云院。其后迁主吉州禾山,世称禾山德普。元祐六年示寂,世寿六十七,法腊四十九。师于示寂之前,已预知寂期,并告知诸弟子,弟子乃预为祭祀,祭仪终了,师乃迁化,传为禅林美谭,称之为“德普预祀”。[禅林僧宝传卷二十九、续传灯录卷十六、禅苑蒙求卷中] p601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名 Mātari?van。为印度婆罗门教根本经典梨俱吠陀中之神名。婆罗门教神话传说其住于空中,因发现隐藏的火,而以摩...(术语)台家之语。别教之初地菩萨,断一品之无明而证一分之中。圆教之初住亦然。故别教初地之证住与圆教之初住,同...(术语)苦患灾厄。三界皆然。心经曰: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全一卷。唐代澄照赞。收于卍续藏第九十五册。本经记述授三归依、五戒、八斋戒及菩萨戒之行仪。五戒、八戒各设八门,...Zhongguo Fojiao meishu 源于古印度而在中国发扬光大的佛教绘画、雕塑等的总称。最初随佛教从印度传入,后来逐...【见及如理胜】 p0641 集异门论二卷十三页云:复有二法谓见如理胜者:见云何?答:谓依出离远离善法,于法简择...指人类生活主体之外在活动空间。佛教典籍中,多称为境(梵 visaya, gocara)或境界,通常有五境、六境之别。唯识宗...梵名 Pramiti。意译作极量。唐代译经僧,中印度人。展转游化,东渡中国弘传佛法。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于广州制...(1280~1364)元代临济宗僧。明州(浙江鄞县)人,俗姓郑。少常终日一语不发,夜则趺坐,母甚嫌之,辄推之使仆,终...(名数)谓儒教佛教道教。翻译名义集曰:吴主问三教,尚书令阚泽对曰:孔老设教,法天制用,不敢违天。佛之设教,诸...古今诸师对于佛陀之一代时教所判立之教门。如天台之五时八教、华严之五教即是。此即所谓“教相判释”,亦即判决释迦...佛说盂兰盆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
魔分四种: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天魔。第一种魔称为烦恼魔,令修行人趋向于邪途,所以称作烦恼魔。第二种魔称为五...释迦牟尼佛夜半踰城出家,雪山苦行六年,最后于菩提树下成就无上佛道。成道后,游历诸国,弘法利生。不知不觉,离开...
有脾胃虚弱一定要注意调养,调养好了身体才好。一般脾胃虚弱的人容易食欲不振,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人很快就会...
用我们的心修行,一心。我们无论念哪部经,都告诉你一心,你才能有效果,能产生效果。如果当你念经、拜佛、礼忏、念...
一念佛起,万虑顿消。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重要。心中唯有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一直在我们心间围绕。就是我们要保...
佛教里面佛法是心法,你心能体会到的话,一切法都在运用当中。中国古代有多少祖师,一个字不识都成了大祖师啊! 我...
上海市外滩于新年之际发生的踩踏事件震惊了全国,36条鲜活的生命瞬间失去,这让我们感到悲伤,也为他们的罹难哀痛,...二十二日,师开示云:修道不难,但能放下万缘,人法双绝,四相皆空,平平实实做去即得。并举某僧行相为例,其人耳聋...
德普
【佛光大辞典】
上篇:德富 | 下篇:德然 |
梵语 dharma,巴利语 dhamma。音译为达磨、达摩、驮摩、昙摩、昙无、昙。(一)于佛典中,法之用例极多而语意不一,总...
摩多利首
证道同圆
苦厄
略授三归五八戒并菩萨戒
中国佛教美术(Buddhist art in China)
见及如理胜
环境
般剌蜜帝
松隐茂
三教
立教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二十四种入魔之因
拔提释王作比丘缘

脾胃虚应多吃9种食物

在业障重的时候,应先读诵大乘经典

四种念佛的方法

念阿弥陀佛而成就的古月禅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