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佛教萨迦派之主要教义。又作道果法。认为修法者若断除一切烦恼,即可证得一切智,而达于涅槃境界之果。其修行之次第,修法者先抛除非福(即恶业、坏事)专心于善业,如此来世即可进入三善趣(天、人、阿修罗)。如升入三善趣而仍未脱离轮回者,尚须断除我执,方可超脱。为此,故须苦修,以体悟人身与宇宙皆非实有,一切皆空,断除一切见,方能真正领悟佛法,获得解脱之果。 p563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以绵拭经而去其尘埃也。见象器笺九。...【四种所缘境事】 p0453 如所缘中说。 二解 瑜伽七十七卷一页云:世尊!如说四种所缘境事。一、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凡二卷。唐代窥基(632~682)撰。又作观弥勒上生经疏、弥勒上生经瑞应疏、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收于大正藏第三十...(术语)禅定之名。六祖坛经曰: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物名)塔上所建重重之相轮(俗云九轮),名为承露盘谓承露之盘也,略云露盘。谷响集曰:又重重相轮,名承露盘。故...(名数)凡发动身语二业,有三思:一审虑思,将发语而先审虑之思也。二决定思,起决定心而将发动之思也。三动发胜思...(经名)一卷,秦罗什译。说现劫千佛之因缘。...依时代而异:(一)飞鸟时代飞鸟京之四大寺(推古天皇以后,百余年间,建都于飞鸟):大安寺(大官大寺)、药师寺、元...云何世事差别而转?谓诸世间最初相见,既相见已更相问讯,既问讯已即受沐浴涂香花鬘,次受种种上妙饮食,次受种种卧...实相之妙理,乃学佛修行者所欲证悟而企望者,故以实相之妙理譬喻为花,称为实相花。 p5789...成就了佛果之后,其功德尽未来际不会减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这是发生在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法华禅院的一件真实奇事。法华禅院的厚存老法师,一生修行以念佛为主,2009年12月示现...
一个人的善根也是无始劫来累积而成的,人们常常只见其果,而忽视其往生因地的勤苦修行。 在《杂譬喻经》中有这样一...佛陀证得无上的佛果以后,很多人跟着出家学道。在佛陀的教导下,很多人成了罗汉,解脱生死的痛苦,到处可以自由自在...
【胜者招致憎恨,而落败带来愁苦,唯有放弃胜败之心,才能快乐、平静。】 我们的态度取决于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思想...
楞严经在大乘佛教当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门,因为它探讨的是我们生命的根本。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我们对于我们生...● 以下论理事: 世出世间之理,不出心性二字。世出世间之事,不出因果二字。众生沉九界,如来证一乘,于心性毫无增...从前有一个人走过大池塘边。看到水底有金色的影子,很像黄金。 他立即跳入水里要找那黄金,他把水中的泥土捧一捧的...弘一大师以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大师虽然平...
道果论
【佛光大辞典】
上篇:道果 | 下篇:道林 |
(杂名)Pārvabhādrapadā,星名。译曰室宿。见宝星陀罗尼经四。...
拭经
四种所缘境事
弥勒上生经疏
一相三昧
露盘
三思
千佛因缘经
日本四大寺
世事差别而转
实相花
无减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念佛成就了一尊肉身菩萨

善根是无始劫来累积而成的
佛号让地狱变清凉

胜利了人家就会恨你,落败了则带来愁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