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Pārvabhādrapadā,星名。译曰室宿。见宝星陀罗尼经四。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发诤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六群[斗@斫]诤,如法灭已,后更发起。比丘举过白佛,故制此戒...全一卷。又作四教仪、谛观录。高丽僧谛观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宋初,谛观应吴越王之请,携带天台三大部至我国...指天台宗五时教判中之第一华严时。拟者比拟,宜者机宜,即谓对机配合教化。华严经乃佛为菩萨大机之人所说之自证法,...信根者,由信而能增长也。信三宝、四谛、正道、助道及一切无漏禅定解脱,使善萌增长而不退坏,是名信根。学道之人,...亦名:疑恼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十七群语六群言,云何入初禅,乃至云何得罗汉果?报言汝说者...【阇梨】 或阿只利。寄归传云:梵语阿遮梨耶。唐言轨范,今称阇梨,讹略。菩提资粮论云:阿遮梨夜,隋言正行。...方外,世外之义,或指僧道等。士子俗人与沙门交游往来,乃世俗以外之友,称方外友。禅林中,在家之士大夫为新任住持...【修习律仪速得圆满】 p0904 瑜伽九十一卷十五页云:又此律仪、三因缘故;能令修习、速得圆满。何等为三?所谓...【害寻自害】 p0930 大毗婆沙论四十四卷二页云:云何害寻自害?答:如有一类、起害缠故;身劳、心劳,身烧、心...生即无生,无生即生,是诸部般若经所说的道理。俗谛叫做生,真谛却叫做无生,因为俗谛所说的生本来是无生,所谓生者...亦名:同诵三相、共诵六相、共诵三相 子题:句义、句味、字义、同诵三是三非共为六相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谓诵...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
修行的第一个就是靠语言文字的佛法产生观照,所以叫做名字,依止圣言量的这些名字。名字在娑婆世界主要是靠听闻,听...世界所有宗教导师中,佛陀可以被认为是精力最充沛,行化最活跃的宗教领袖。除了照应身体需要外,他整天都在为弘法利...问: 师父在课堂中提到,面对业力今生能够改变有限,应该放弃而寄托于来生。然则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念念在行为上的...
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发现心中的宝藏,一旦你发现了自己的强大,发现了自我的潜能,那么无论应对什么样的事都不成问...小和尚救回一个轻生者。那人悠悠醒转,对方丈说:谢谢大师。但不必费力气救我,我已下定决心不再活了。今天不死,明...
佛陀把五阴的相貌讲出来,让我们提高警觉。五阴的真实相是什么?你清楚了,你就不容易被五阴的魔境所转。 真本无阴...
问: 动念犯戒,在自家佛像前忏悔可以吗? 天因法师答: 动念,意业的,责心忏,在佛前忏悔就可以灭罪。如起了瞋心...问: 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可佛家却叫人修忍辱,为什么要这样? 法清法师答: 菩萨修行有六个法门,分别是布施、...
颰陀罗跋陀
【佛学大辞典】
上篇:颰陀波罗 | 下篇:麨 |
(1206~1290)宋元时代临济宗杨岐派破庵派僧。台州宁海(浙江)人,俗姓葛。号绝岸。为无准师范之法嗣。历住嘉兴府...
发四诤戒缘起
天台四教仪
拟宜教
信根
疑恼比丘戒缘起
阇梨
方外友
修习律仪速得圆满
害寻自害
生即无生
同诵六相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
佛陀一天的时间
为什么要你放下今生

佛不能直接给你什么
你的债都还了吗

我们执着的只是心中的假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