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nirodhe dharma-jñānaj。观三界之四谛而发的十六心(八智八忍)之一。即缘欲界之灭谛所得之无漏智;亦即照了欲界灭谛之解脱道智。(参阅“见道”3000) p550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佛教语中,相当于社会之词为“世间”(梵 loka)。佛教强调出世间法,主张克服人间之苦,然其意义并非脱离社会,而...【上界无懮苦根】 p0232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五卷十三页云:问:何故上界无忧苦根?答:非田,非器,乃至广说。有说...又名一乘,即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堂塔)Gandhakuṭi,又作健陀俱胝。译曰香室堂。本为世尊之居室,后转为寺庙之异名。毗奈耶杂事二十六曰:西方名...指释尊超九劫而先成佛。据大宝积经卷一一一载,释尊与弥勒虽同时发心,然释尊依勇猛之精进力,超越弥勒九劫而先成佛...【等解了】 p1119 瑜伽八十三卷十页云:等解了者:既发悟已;方便寻求。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十六页云:等解了者;谓...增不增业者: 一、增长业 起造诸业,而令习气增益,谓之增长业。 二、不增长业 设有故思,不起身语等,及...(杂语)禅林之说。匿名造谤者,谓之无头榜。若人无头时不可认其人,今造榜谤人者藏己姓名,故云。...【涩滑等触皆是假有】 p1344 瑜伽六十六卷十二页云:复次如五识身相应地,说触处所,摄涩滑等性,当知皆是大种差别...(术语)学外教之典籍及世间法也。毗奈耶杂事六记舍利弗降伏拨无后世之外道,佛因听比丘学外论。其文曰:佛告诸苾刍...【世第一法应言不退】 p0516 大毗婆沙论五卷三页云:世第一法,当言退不退耶?答:应言不退。虽有此说;应更显示不...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问: 师父您好,弟子愚痴,虽然非常想去西方极乐世界,但总觉得那里很陌生,请问如何消除这种陌生感? 大安法师答:...歧路指归重排流通引言 时当末法,去圣时遥,人心陷溺,众生业重,所感天灾人祸,相继频仍;人民困苦,不堪言状。每...
如劳目睛,则有狂华。 讲出一个譬喻说,为什么有些人在眼睛看虚空的时候,虚空本来没有华,却看到在虚空当中有一些...问: 佛菩萨像和经书下载到手机里可以吗? 正如法师答: 当然可以,但一定要恭敬虔诚。恭敬虔诚,才有功德利益。 立...大多数的人,总是喜欢夸大自己自吹自擂,但却又常常要求别人自己也做不到的事情。 例如有些父母,整天忙于公事、交...
我们刚开始在修无分别智时候,当然第一个要远离的就是我执的相貌,就是你不要老是在你这样的个体生命打转,它只是你...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但古德说,净土易往而无人。无人去并非阿弥陀佛不慈悲、设置了种种条件限制我们往生,而是我们自...很久很久以前,在释迦牟尼佛还没有成道证果的时候,佛陀有一世,名叫尚阇利,也是一位十分精进的修行者。他经常到森...
灭法智
【佛光大辞典】
上篇:灭 | 下篇:灭法智忍 |
(术语)衍者,梵语摩诃衍Mahāyāna之略。译曰大乘。门者部门。对小乘谓大乘云衍门。文句记一上曰:古人唯知衍门一...
社会
上界无懮苦根
佛乘
健陀俱知
九劫
等解了
增不增业
无头榜
涩滑等触皆是假有
外学
世第一法应言不退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觉得极乐世界很陌生,该怎么办呢
歧路指归

生死是一念妄心捏造出来的
佛像经书可以下载到手机吗
慧律法师《做个真正的勇者》

用这个愿望来做生命的核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