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意愤恚天、愤恚天、意相愤怨天。通常与戏忘天并称。谓此天意愤增上,至死方消。瑜伽师地论卷五(大三○·三○○下):“或复有天,名曰意愤,彼诸天众,有时展转角眼相视:由相视故,意愤转增,意愤增故,从彼处没。”此天与戏忘天之所在,诸说不同,大毗婆沙论卷一九九有两说,一说住妙高之层级,一说为三十三天。妙高之层级为四天王天,三十三天为忉利天。又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三说相当于都率天,而瑜伽师地论卷五则泛称欲界天,不定所在。因论说之不同,历代注疏之依用亦各异,如俱舍论光记依婆沙论之说,俱舍论宝疏则取杂集论之说。[瑜伽师地论卷三、成唯识论了义灯卷四末、俱舍论光记卷五] p544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宿住随念智力者,谓于一切种宿住随念智无著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位于河南安阳县西。光统律师之弟子道凭开凿于东魏武定四年(546),初称宝山寺,后改称灵泉寺。天保十年(559)道凭入寂...(故事)又云黄纸朱轴,谓佛之经典也。案写经典用黄纸,盖准于唐代之黄敕,一为尊之,一为防虫害也。维摩经垂裕记一...亦名:制听二物 子题:制物、听物、比丘六物、六物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何名为 制[物] ?谓三衣六物,佛制令畜...(名数)谓至增劫则四种增盛也。一,寿量增盛,由千岁至八万岁。二,有情增盛,由万人至无数量。三,资具增盛,谷物...即宋代宏智正觉禅师对证悟所揭出之三种境地。即:(一)正位一色,谓既已证悟,则一切无有差别之相,而显现平等之境界...(图像)取不截白氎清净之物,择去人发,画师受八斋戒,不以胶和色,用新碗盛彩色而画之。其像作黄白色,种种庄严其...【地地失德各有九品】 p0616 俱舍论二十三卷十六页云:地地失德九,下中上各三。论曰:失、谓过失。卽所治障。...(譬喻)谓迷妄诱心,自迷执入迷执无些利益也。杂阿含经十曰:譬如士夫从闇而入闇,从冥入冥。从粪厕出堕粪厕,以血...乃一样、平等、无差别心之意。与“无别”、“无异”同义,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七一上):“乃至百千由旬,纵广...中国佛教典籍的汉译,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译成《本生心地观经》之后就中断了,直到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才复兴...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龙藏本)...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继续讲第九修持门的净念门。那我们常说念佛,念佛。今天讲的这个修持门的版块才是...1980年福建,有一头从屠刀下被解救的牛向着人们下跪感恩 1、动物有生命吗? 是的,动物有生命。不过一旦它被煮得香...
百丈禅师的从林二十法则中说:从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精进以持戒为第一被排到第三...
佛教是反对饮酒的,无论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饮用。对于酒的定义和分类,经、论、戒典多有详说。据《俱舍论...
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有十个修行大愿,其中第五大愿就是随喜功德。所谓随喜就是随是随顺、随事随理、随权随实...嗡 能消除天界生死苦, 嘛 能消除非天斗争苦, 呢 除人间生老病死苦, 叭 能消除畜生役使苦, 咪 能消除饿鬼饥渴苦...
胜鬘夫人是佛教的模范优婆夷,也是一位典范信女。她是波斯匿王和末利王后唯一的掌上明珠,也是阿逾阇国友称王的妃子...近日在智利南部的一个城市,一只德国牧羊犬上演了火海救子的一幕,这只狗妈妈冲进着火的房子里来回多次,连救5只幼...
意愤天
【佛光大辞典】
上篇:意路不到 | 下篇:意乐 |
1、神通和智慧。 2、一切的神通皆以智慧为体,故名通慧,意即通就是慧。...
宿住随念智力
宝山石窟
黄卷赤轴
比丘制听二物
四增盛
宏智三种功勋
画像法
地地失德各有九品
以血洗血
一等
天息灾(?—1000)、法天(?—1001)、施护(?—1017)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这十种念佛,就是利用种种习性来入道
假如动物会说话...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戒律中为何反对饮酒

随喜一切众生的无量功德
六字明功德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