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谓至增劫则四种增盛也。一,寿量增盛,由千岁至八万岁。二,有情增盛,由万人至无数量。三,资具增盛,谷物果实等富饶。四,善品增盛,至修十善及诸道品。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vimoksa(音译作毗木叉、毗目叉)或 vimukti(音译作毗木底)或 mukti,巴利语 vimutta 或 vimokkha 或 vimut...亦名:羹饭等食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羹饭等食者,非饭至羹尽,羹至饭尽也。”(事钞记卷二五·三九·一九...(术语)八正道之一。离诸邪倒之正观也。华严经三十曰:正见牢固,离诸妄见。胜鬘经曰:非颠倒见是名正见。...污秽的身体,即凡夫的身体,因凡夫的身体污秽不净。...即于丧仪结束后,收灵骨埋葬之,并安置灵牌。又作安骨。行安位佛事时之讽经,称为安位讽经,一般多讽诵大悲心陀罗尼...(杂语)幸福之可庆者。宝箧印陀罗尼经曰:若是塔所在之处,有大功勋,具大威德,能满一切吉庆。...(经名)又云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一卷,宋昙无竭译。佛在鹿苑为华德藏菩萨说如幻三昧已,放光照安乐世界...(术语)从死相而验知未来之果也。出瑜伽论。...【一切同类可得相】 p0011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二页云:若一切法,意识所识性;是名一切同类可得相。...【七种补特伽罗】 p0061 瑜伽十四卷二十一页云:又由根故,果故,解脱故;建立七种补特伽罗。于向道中,依钝根...(杂语)谓人死后四十九日间,以修七七之斋会也。...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僧伽吒经...佛说盂兰盆经...
夫前之无始,后之无终。包太虚而无外,入微尘而无内。清净光洁,湛寂常恒。无生无灭,离相离名。在有非有,居空不空...
子舆氏有言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自真学失传,儒者皆以破斥因果轮回为志...
现在在家居士,你别看他愚夫、愚妇、老太太,他们真正往生的时候表现得很不错,有些真正预知时至。我们出家人为什么...罗睺罗尊者在年幼时,即追随佛陀出家修行。初初修行,未满十岁的他,仍有着童稚爱玩的天性,并且经常说谎戏弄他人。...问: 为什么每月初一、十五要敬香,礼佛?有什么渊源吗?请赐教。 正如法师答: 可以日日敬香一支,如果嫌多嫌麻烦...
稽首皈依苏悉帝。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nā m s duō nn 三藐三菩陀 sā...
学佛之人,当具择法眼。佛法,法法都好,然须知有自力、佛力之不同。禅、教、密等各宗,皆须断惑证真,方可了生脱死...有许多人跟我谈到,他们旅行到贫穷国家时,经常看见满街的乞丐和游童,虽然心中悲悯,却又为了自己的爱莫能助而备感...
四增盛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堕 | 下篇:四种四谛 |
【六识立名】 十八界中的六识界,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认识作用。即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依...
解脱
不等受食戒释名
正见
秽身
安位
吉庆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验来果
一切同类可得相
七种补特伽罗
忌中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若论幻身,则生同傀儡死作尘土

人之幼时,教养为急

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无上的密咒
洗脚的水盆
初一十五为什么要敬香礼佛

准提菩萨——薄福恶业众生的大依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