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又云黄纸朱轴,谓佛之经典也。案写经典用黄纸,盖准于唐代之黄敕,一为尊之,一为防虫害也。维摩经垂裕记一曰:“唐贞观中,始用黄纸,写敕制焉。至高宗上元二年诏曰:诏敕施行,既为永式。比用白纸多有虫蠹。今后尚书省,颁行天下,并宜用黄纸。”华严演义章曰:“言黄卷赤轴者,今大藏经卷是也。”正宗记曰:“教外别传,非谓黄卷赤轴。”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譬喻)普雨法雨,润诸草木,譬佛之说法为雨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唯愿天人尊,转无上法轮,击于大法鼓,而吹大法...梵语 ākā?a。音译阿迦舍。(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亦为“无为法”之一,即说一切有部、经量部所说三...【四正行】 p0417 如依根差别道中说。 二解 杂集论十卷八页云:四正行者,谓苦迟通行、苦速通行、乐迟通行、乐速通...【大师】 p0238 瑜伽八十二卷十五页云:谓能善教诫声闻弟子,一切应作不应作事;故名大师。又能化导无量众生,令苦...一依法不依人 二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三依义不依语 四依智不依识 次六波罗蜜。而辩四依者。菩萨既欲学六波罗蜜...行事钞·对施兴治篇:“五分,若不为解脱出家者,不得受请。若坐禅诵经,检挍(校)僧事,并为解脱出家者,听受僧次...(杂名)瘗于葬处之钱也。释门正统四曰:唐王岐传云:玄宗时,岐为祖祭使,专以祠解中帝,意有所禳祓,大抵类巫觋。...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众生缘慈悲是对一切众生都视之如父母兄弟姐妹,常起与乐拔苦的心,这是凡夫或未断...亦名:淫戒犯缘 子题:诸戒通缘、大淫戒别缘、自有淫心行淫、怨逼行淫、淫不受乐、裹隔、有隔有隔、有隔无隔、无隔...(本生)涅槃经十四曰:我住雪山天帝释为试我变其身为罗刹,说过去佛所说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我于尔时闻半偈...为“刹那等起”之对称。即由思惟等之心的作用,以引发起业者,称为因等起。与“动机”同义。亦即指引起表业及无表业...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礼佛大忏悔文...晚课蒙山施食仪...
在古德的往生实例中,有许多人是预知时至而往生的,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预知时至,就是说他净业成就了,这种是可...1.真、善、美是有次第的。真是原原本本、是实相。在真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真正的善,美是善的升华。 2.现代许多人欲...我们常用人情味这三个字,却有许多时候把人情味的意义弄错了。 人情味不是争先恐后、你争我夺地挤上公共汽车,再拉...
譬如慈善有德之人,心地行为,悉皆正大光明,故其相貌,亦现慈善光华之相。彼固无心求相貌容颜之好,而自然会好。 ...一天,在书上看到一道选择题,觉得很有意思,便把它带到单位,让同事做出选择: 1、今天一次性给你100万元。 2、今...师父慈悲,请问念佛行人如果在毫无准备的条件下,遇到突发事件命终,事发时他刚好正在念佛,他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
我们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唯识,对我们内心的状态很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假设没有第七意识,你会说:那我为什么会有欲...心向素食亦是放下屠刀的一种形式,对于自己的精神宣示不再沉沦于物质的深渊。黄怡 吃素与否,关乎人对生命的态度...
黄卷赤轴
【佛学大辞典】
上篇:黄昏偈 | 下篇:黄泉 |
(名数)一、性罪,杀盗淫妄之四重戒,其自性是恶,不待佛制,犯之则得罪报也。二、遮罪,酒戒等自性非恶,佛为保护...
普雨法雨
虚空
四正行
大师
四依
受施得否
瘗钱
三种慈悲
大淫戒犯缘
雪山大士半偈杀身
因等起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预知时至是可遇不可求的
一切就在自然中---圆慧法师法语
真正的人情味

【推荐】心地行为决定其相貌
1元钱面前的人生态度
阿弥陀佛给我们作了决定的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