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第二代皇帝。姓杨,名广,一名英。小字阿[縻-吕+女]。为文帝之次子,弑文帝而即位。大业元年至十二年(604~617)在位。开皇十年(590),受任为扬州总管,负镇抚江南之大任。次年,从天台宗智顗大师受菩萨戒。后于扬州建四道场(慧日、法云二佛寺,玉清、金洞二道观),其中慧日道场更齐集江南佛教界之人才,如智脱、法澄、智矩、吉藏、慧觉、慧越、慧乘、法安、法称等。且曾迎请道士王远知至玉清玄坛。开皇二十年(600),受封为皇太子,于京师大兴城内建日严寺。名僧彦琮、智脱、法澄、法论、智矩、明舜、吉藏、慧頵、慧常、智凯等皆曾住此。帝即位后,又于东都建内慧日道场,此为内道场名称之始。炀帝时代,名僧皆集于天台国清寺、禅定寺等处,而前代文帝所建大兴善寺已失其为国寺之重要性。炀帝复建造鸿胪寺四方馆,以教育外国之留学僧。净业、道判、静藏、无碍、慧乘等曾教授东蕃、三韩之僧,神迥曾教授三韩诸方士。此为炀帝于佛教建树之一面,另一方面却严令沙汰僧尼,又令僧礼敬帝王,凡违抗者皆服重刑。[唐高僧传卷十二、卷十三、卷十五、隋书卷三十四] p531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受持一佛名及一经文曰一持。不动经曰:偈文:一持秘密咒,生生而加护,随逐不相离,必送华藏界。...【二十七种称赞功德】 p0043 瑜伽十五卷十六页云:若有依此五论庄严兴言论者;当知复有二十七种称赞功德。何等...无上正等正觉的简称,亦即佛的觉悟。...(佛名)释迦一译能忍。能忍而出现于五浊恶世之义也。梵网经义疏上曰:释迦牟尼者,瑞应经译为能儒,亦云能仁,又能...亦名:迦絺那衣守衣人 子题:持迦絺那衣比丘 行事钞·自恣宗要篇:“明持衣人。(一、十诵)十诵云,守衣人,具不爱...【除遣瞋恚盖方便】 p0911 瑜伽二十四卷三页云:于瞋恚盖法有差别者,谓如是宴坐、以慈俱心、无怨无敌、无损无...佛称呼修持五戒和十善的男子为善男子。...(术语)四加行位之第四。是为有漏智之最极,世俗法中之第一,故名世第一法。俱舍论二十三曰:此有漏故名为世间,此...指梵天。一字心咒经(大一九·三一六下):“若欲降伏真婆罗门,取好名花及白芥子,一依前法,即得如意。” p4220...五种供养物。又作五供。密教修一座行法时,以五种供物供养本尊,即涂香、华鬘、烧香、饮食、灯明等。五供养加阏伽,...(书名)二十卷,宋虎丘绍隆等编。汇集佛果禅师一生之三堂小参,普说法语,拈古,颂古等。欲知宋代临济之宗风及禅师...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
我现在讲个笑话给诸位听,其实这是真事实,也是教你们在世间要如何度脱这个人生。 话说世间上有左右邻居两家,左边...有一个故事,是关于对待真理的态度的,故事是这样讲的: 孔子周游列国,有一天看到两个猎人在指手画脚,好像为了一...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介绍的)的祖师爷要穿越到北宋时期。当时有一对夫妻,一般的老百姓在佛前虔诚的祈...
佛陀说六根跟六尘接触,那个感受跟想像是没有体性的。没有体性的意思,是讲它的真实性不可得,不是讲它的因缘不可得...在身处逆境的时候,我常常用三个不怕帮助自己看破放下,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 这三个不怕就是:一、不怕讨饭;二、...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次向众多弟子开示法要。当时在座有位比丘心里想:希望如来对我有所...拈花一笑心自静 只需拈花一笑,万千心事尽在其中。往事的脚步轻了,悄悄地走过岁月。一笑于休闲处,坐看时光着地成...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有这个水火二河白道喻,比喻我们阎浮提众生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的一个心路历程,他的比喻有...
隋炀帝
【佛光大辞典】
上篇:隋文帝 | 下篇:隆昌寺 |
(人名)二十七贤圣之一。六种阿罗汉之一。恐证果退转而自杀欲入无余涅槃之罗汉也。...
一持
二十七种称赞功德
无上正觉
能忍
迦絺那衣持衣人
除遣瞋恚盖方便
善男子
世第一法
真婆罗门
五供养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认错」是处世最珍贵的宝物
三八等于二十三

北宋高僧四明知礼法师

功德不是被地震破坏的,而是被后悔心破坏了
人生道路中的三个不怕

戒德具足,堪做世间之福田
世事如落花,心境自空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