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佛之举止如象中之王。据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八一载,佛有八十种好,进止如象王,行步如鹅王,容仪如狮子王。又以之譬喻菩萨,无量寿经卷下记载,菩萨犹如象王,以其善调伏之故。 p527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慧能分别诸法自相共相】 p1320 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六页云:问:何等慧能分别诸法自相?何等慧能分别诸法共相耶?...梵语 icchantika 或 ecchantika 之音译。又作一阐底迦、一颠迦、一阐提柯、阐提。另有阿颠底迦、阿阐提或阿阐底迦等...【十八不共佛法】 此为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的十八种功德法。此十八不共佛法,...【无自性】 指一切有为法无实在之自体。又作无本性、无性。谓诸法皆因缘所生,故无自性。凡山河大地皆由四大假合而...(动物)Kulāa-rāja,译曰雕鹫。见大威德陀罗尼经七。...(人名)Guṇaviddhi,比丘名,译曰德进,安进。中印度人,齐武帝永明年中来支那,诵大小乘二十万言。见历代三宝记...行事钞·师资相摄篇:“(一、依律列相)四分有十五种,谓无惭作 恶不耻、无愧见善不修、不受教不如说行、作非威仪...(术语)Arbuda,又作阿部昙,遏部昙。译曰疱,肿物。胎内五位之一。托胎后第二之七日间也。即于凝酪中生疱结之位。...(譬喻)金锁铁锁虽有胜劣,而被缚则一,以譬内着外着,其邪一也。止观十上曰:外道见通韦陀,乃至圆门,三念处三解...(术语)八识之一。即第八识之异名。又名种子识。言执持一切种子而不失之识也。...【众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p0982 瑜伽二十六卷七页云:云何由众差别建立补特伽罗?谓众差别故;建立七种补特伽罗。谓...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观自在者,是菩萨之名。 般若波罗密多者,乃法门之名也。 般...
释迦牟尼佛昔日于拘萨罗国游化时,一日在私伽陀村落北边的身恕林中对比丘们开示: 过去,有一位表演特技的爬竿技师...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好喜乖离,更相斗讼,恼乱自他,以身语意,造作增长,种种恶业,辗转常为不饶益,相互谋...问: 如果我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先要做个善人,比如落实《弟子规》、《感应篇》,然后念佛才能得效果显著...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名叫娑婆世界。娑婆意为堪忍,意思是这个世界充满了诸种苦和烦恼,生活于这个世界里的众生必...念佛法门可以带业往生,但聪明人总是不敢侥幸。台湾妙莲老和尚一向劝人持戒念佛,念佛持戒,万人万修去才有保证。就...
为什么要学佛法?佛是觉,你要生极乐世界有生极乐世界的方法,方法就是念佛。有的不念佛,没念一声佛,只修观想。 ...
法庭里座无虚席,开庭审判的是一桩绑架案。犯罪嫌疑人是一个30多岁的民工,绑架了一个六岁的男孩儿。让人欣慰的是,...
象王
【佛光大辞典】
上篇:诃嚩 | 下篇:象征 |
【戒清净十相】 p0694 瑜伽七十四卷十六页云:云何戒清净十相?一、发勤精进所获财物而用惠施。二、自手臂力所...
慧能分别诸法自相共相
一阐提
十八不共佛法
无自性
鸠逻逻揭剌阇
求那毗地
弟子犯过合诃之法
頞部昙
金铁二锁
一切种识
众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梅光羲居士《心经》浅译

护他即是自护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感应
大安法师:求往生是否先要做个善人

众苦煎迫的「娑婆世界」
【推荐】九种「作观」戒淫法

【推荐】一生念了无量数的佛号,为何却没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