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anāsrava-samāpatti。意译无漏等至。指于出世间无漏心所得之禅定。又作出世间定、出世间禅。出世间,为无漏之别称。俱舍论等谓于未至定、中间定、四根本静虑(即四根本定)、下三无色定等九地能生起无漏定。然唯识家仅以第四静虑地所起之大乘光明定、集福王定、贤守定、健行定等四定为无漏定。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五将禅分为世间禅、亦世间亦出世间禅、出世间禅、非世间非出世间禅四种。出世间禅有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九次第定、师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等。[大智度论卷十七、显扬圣教论卷二、瑜伽师地论卷十二](参阅“无漏九地”5128) p512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指注解典籍之书。于南传佛教巴利三藏中,律藏之经分别(巴 Sutta-vibhavga)为戒本之注释,经藏之义释(巴 Niddes...又作戒[艹/(月*曷)]、法[艹/(月*曷)]、法腊、夏[艹/(月*曷)]、坐[艹/(月*曷)]。指僧侣受具足戒以后之年数。据释氏要...十种仙人。又作十行仙、十种仙。彼等皆于人中炼心,不循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斯...【受想行识取蕴】 p0731 品类足论二卷十五页云:受想行识取蕴云何?谓若诸受想行识,有漏有取;于此诸受想行识...禅林用语。(一)蒺藜为一种药草,蔓生,果实有锐刺五对。铁蒺藜,即以铁作蒺藜果之形,用为防敌之武器,转用以比喻禅...【记说神变】 p0935 瑜伽八十八卷二页云:随顺教授者:谓记说教诫神变所摄。如来随欲记别彼心;由自定意,以三...(杂语)佛从法生,故以法名佛母。大方便佛报恩经六曰:佛以法为师,佛从法生,法是佛母。【又】般若波罗蜜为生诸佛...指众生之五根。眼、耳、鼻、舌、身等五根能生情识,故称五情。[大智度论卷十七、卷四十] p1145...主张“悟时即法性至理一体;一悟一切悟,而无阶级次第之分”之学说思想。东晋僧道生(355~434)著「顿悟成佛义”,...【钝根补特伽罗】 p1189 瑜伽二十六卷二页云:云何钝根补特伽罗?谓有补特伽罗、成就钝根;于所知事,迟钝运转,微...又作呜哪、呜伊、呜[口*耶]、呜噎、呜呼。表感叹之语词。丛林中之对话多用之。联灯会要卷二十三韶山寰普章(卍续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龙藏本)...
注重躬行,检点身心 少年学佛,必须要敦伦尽分(即实行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深信...寺院每日早晚都有敲钟,早上先敲钟后敲鼓,晚上先敲鼓才敲钟,有称为「晨钟暮鼓」。「钟」用于召集大众,晨钟声响,...前日去参加一个婚礼(天主教仪式),神父在弥撒当中, 用一张一百元纸钞作了个比喻,我自己听了,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问: 身边至亲人如父母,十分抵触修学佛法,读诵礼拜食素等,应如何随顺他们不让他们起烦恼心甚而谤法,同时还能继...民间弘法是目前佛教界的当务之急,文革法难之后,佛法在大陆几乎消失殆尽,民众仅仅是从电影、小说中了解一些佛教的...
古代祖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达摩祖师的安心,六祖的唯论见性,只要直下承当便了,用不着看话头。到后来的祖师,...问: 当今社会太多不平等,而佛教里说众生皆平等,是如何理解? 正如法师答: 众生平等,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与佛同...
问: 请教法师,什么叫功夫成片?经论中有没有明确的定义。我们常常听说要想往生有把握,最低要念佛念到功夫成片才...
无漏定
【佛光大辞典】
上篇:无漏因 | 下篇:无漏律仪 |
(术语)义者义利也,无益之语谓之无义语。晋华严经二十四曰:无义语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
注释书
戒腊
十行仙
受想行识取蕴
铁蒺藜
记说神变
佛母
五情
顿悟成佛说
钝根补特伽罗
乌那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少年学佛之本
衍慈法师:敲钟与烧头炷香
婚礼上的一百元纸钞
亲人对佛法抵触,如何随顺他们
净土宗弘法的道次第

疑情是看话头的拐杖
如何理解众生皆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