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译者不详。约译于前秦、西秦时代(351~431)。又称净业部经、净除业障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本经内容分三段,各以无垢光比丘及勇施比丘之犯淫、杀戒之因缘,阐明由一切法本来清净之知见,根本净化业障。[历代三宝纪卷十三、开元释教录卷十二] p470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即比丘资生之具,指戒律允许之十三种衣服、布类。又称十三种衣。即:(一)僧伽梨,译作大衣、重衣。即九条衣、二十五...五种供养物。又作五供。密教修一座行法时,以五种供物供养本尊,即涂香、华鬘、烧香、饮食、灯明等。五供养加阏伽,...(术语)菩萨行位,十地之第五。菩萨至此地能破一切之情见,通达一切之法,即是诸佛之境界,而无能胜之者,故名。菩...(术语)Śrāmanera,译曰求寂。...【佛身无漏与佛身有漏】 p0657 大毗婆沙论七十六卷四页云:谓或有执佛身无漏。如大众部。问:彼何故作此执?答...1、五体的别名,人的两肘两膝和头部等五处都作圆形,所以叫做轮,这五轮著地作礼,叫做五体投地,是表示最尊敬的意...(术语)宗镜录九曰:纂灵记云:京兆人,姓王失其名。原无戒行,曾未修善因,患病致死。为二人引至地狱,于地狱门前...【法尔】 又作法然、自然、天然、自尔、法尔自然。此是指万象(诸法)于其天然自然而非经由任何造作的状态,即指某...(名数)有小乘所立之五分法身与大乘所立三种之五种法身。...云何观?云何三摩地?云何胜?云何胜行?而名观三摩地胜行成就神足耶。此中观者。谓依出家远离所生善法所起。于法简...摄,摄取、摄受之意。菩萨地持经卷十载,菩萨以六种法摄诸众生,过去已摄,现在今摄,未来当摄,乃至历尘数劫,无有...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佛说阿弥陀经》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这个净土一法确实难说,难说...从前,有一个和尚,他每天诵念一部法华经,从经上他得知书写这部经的功德是不可思量的。于是他就恭恭敬敬,一笔不苟...《梵网经菩萨戒》云: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我们知道,佛陀在出家的过程是远离人群的,这个过程是可以接受,因为他必须有这个过渡。佛陀得到中道以后,他就从山...小时候,我常常缠着父亲讲故事,一次他便给我讲了一个关于木鱼的故事。 因饼结怨 很久以前有一座山,山下有个镇子,...《三慧经》中说:山中揭鸟,尾有长毛;毛有所着,便不敢复去,爱之恐拔罢;为猎者所得,身坐分散,而为一毛故。人散...我经常讲,佛学的基础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什么叫三世?三世就是现在、过去、未来。佛告诉我们,我们现在活...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哪,都是海阔天空;不能忍的人,去到哪,都是对立冲突,最后受伤的一定是自...
净业障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净业 | 下篇:净检 |
(人名)过去有王,名金龙尊。以微妙章句,赞叹三世诸佛,且夜梦金鼓,闻深妙之声,依此因缘,当来值释迦佛与二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