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于清净心地之菩萨。关于菩萨之地位,各有异说:(一)依地持论卷十,由因位至果位立有七住,第三净心住相当于初地菩萨。(二)依金刚般若论卷上(无著造),立信心、净心、如来三地,净心住为初地以上至十地。以上二说皆以初地以上证得部分真如之理,故称为净心。(三)依往生论注卷下,从初地至七地已还,为未证净心之菩萨,八地以上始为净心菩萨。此乃因七地已还为有功用地,八地以上为无功用地,得以任运无作而作,故称净心菩萨。据大智度论卷五十、卷七十四载,七地已还为肉身之分段身,八地以上则为法性生身之变易身;若依此说,法性生身即安住于法性平等之理的净心菩萨。 p469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常居树下】 p1012 瑜伽二十五卷二十页云:云何名为常居树下?谓常期愿、住于树下,依止树根。如是名为常居树下。...锡兰语 Veil pirita。意为“小保护”或“小祈福法会”。锡兰佛教法会之一。佛教徒遇有喜丧或疾病等事,延请比丘至家...子题:褊衫即是祇支覆肩二物 资持记·释二衣篇:“问:‘此是尼衣,僧开畜不?’答:‘准尼戒中,尼离五衣俱提。僧...(寺名)梁武帝为宝德大士建塔寺名曰开善,礼敬智藏法师使居之。见稽古略二。...印度称哲学为“见解”(梵 dar?ana),其特色是不受自然科学所限,以探究一切万物普遍之根本真理为主,且具有极浓厚...(衣服)RephaRepa,译曰裹腹衣。寄归传二曰:梵云立播,译裹腹衣。...【诸欲粗时】 p1345 瑜伽三十三卷四页云:云何寻思诸欲粗时?谓正寻思如是诸欲,去来今世,于常常时,于恒恒时,多...唐代僧百丈怀海(720~814)撰。据全唐文卷四六六陈诩所撰之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并序谓,百丈语录之编集者为...(1852~1935)民国奇僧。陕西终南人,俗姓董。法名觉栋,号妙善。依止终南山竹林寺本照和尚出家。宣统元年(1909)...梵语 sadvijāna。十八界中之六识界。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认识作用。即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巴利名 Uttarāpatha。为“南路”(巴 Dakkhināpatha)之对称。据大事(梵 Mahāvastu)Ⅱ.载,北路有德叉尸罗国(...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问: 如果是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那么还是持名念佛吗?是否可以将念佛声音作为一根线来贯穿呢?应该怎样看待...
念佛法门,普遍在整个大众当中,是很多人修学的。 但是我们仔细的去了解,在这么多念佛人当中,真正对净土的教义,...
诗曰: 离越前因谤圣贤,赔偿加罪八多千;恶心毒口招殃咎,莫在僧中结孽缘。 苦报三涂难息灭,来生酬债利增填;如今...佛陀时代,私诃牒国有一座高山,名为私休遮他,山中有五百位修行人在此精进用功。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成就了广大神通,...一、活法 过一天,少一天;过一天,乐一天;过一天,赚一天。 二、幸福与快乐 幸福不会敲门来找你,快乐也不能从天...
一、上香(三拜) 上香三拜 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 三、忏悔(三称三拜)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一、忏悔的意义: 我们不管是做什么佛法的修行,最初进入的时候,乃至任何一次修行活动的开始,首先都要忏悔业障。...
二〇一一年年底,我在杭州某寺院做义工,经常听老居士们讲念佛感应故事,多数是他们的亲身经历,其中一位老居士的故...
净心菩萨
【佛光大辞典】
上篇:净心地 | 下篇:净心诫观法 |
【四障能障出家】 p0456 瑜伽六十八卷十三页云:复次有四种障,能障出家。谓意乐障,所依障,业障,不自在障。意乐...
常居树下
毗罗毕利多法会
尼余二衣僧听畜着
开善寺
印度哲学
立播
诸欲粗时
百丈怀海禅师语录
金山活佛
六识
北路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这样还是持名念佛吗

了解阿弥陀佛之前,先了解他的特色

宿业难消,罗汉遭灾
佛现火光度外道
人到中年的十六悟

在家居士每半月五戒诵戒仪轨
明一法师:浅谈忏悔业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