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九卷。清代彭希涑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五册。以记述净土教主阿弥陀佛及阐教圣众如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等菩萨为始,集录历代宣扬净土法门之比丘、比丘尼等凡五百人之事迹。总立十门,即:(一)净土教祖,(二)阐教圣众,(三)往生比丘,(四)往生比丘尼,(五)往生人王,(六)往生王臣,(七)往生居士,(八)往生杂流,(九)往生女人,(十)往生物类。多由历代之高僧传、佛祖统纪、佛祖通载等择出,于各传末皆载有典据。又清代胡珽编有净土圣贤录续编四卷,体例以净土圣贤录为准,编年纪月始于清初,分比丘、比丘尼、王臣、居士、杂流、女人、物类等七科,列叙一七五人之事迹。[净土宗全书卷十八、莲门类聚经籍录卷上] p469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即密教供养诸尊时,用以装置涂香之涂香器,为六器之一。行者自行修法毕,先将前供、后供之供花及花鬘器、阏伽器等中...【爱别离苦】 p1204 瑜伽六十一卷十五页云:云何爱别离苦?当知此苦、亦由五相。谓不与彼会,生愁恼故;由此因缘,...萨婆诃,梵语 svāhā,意译吉祥、成就,多用于咒文之末句。于静处坐禅时所达之成就境界,称为静处萨婆诃。嘉泰普灯...指同一义而具多数之名称。如帝释一义,又称憍尸迦、婆蹉婆、富兰陀罗、摩佉婆、因陀罗、千眼、舍脂夫、金刚、宝顶、...又作四阶成佛。指小乘菩萨得道成佛之四阶段。(一)三祇,谓于三大阿僧祇劫修万行。(二)百劫,谓于百劫修相好之业。(...(人名)仙人名。慧琳音义十八曰:阿罗荼,唐言自讹。旧经阿兰迦兰是也,...为大乘戒三种受戒之一。指在诸佛菩萨面前所受之戒,为真实上品之戒。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二四·一○二○下):“...【有学不缘无明更造诸行】 p0562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五页云:又不放逸内法异生,若造福行及不动行;彼是正法...(地名)河名。译曰大时不受。见翻梵语。即优娄频螺村之尼连禅河。世尊成道前,舍苦行而沐浴之河也。...(仪式)既知索欲无一人之破和合僧,就今作之羯磨事,问一同和否,是曰问和。此索欲与问和二法,于一切之羯磨必于其...(修法)读大般若经六百卷之题目与品名。扩其间经卷而拟于读诵也。...地藏十轮经...雨宝陀罗尼...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徒弟去见师傅:师傅!我已经学足了,可以出师了吧? 什么是足了呢?师傅问。 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 那么,装一大...
平时思惟:一、罪障深重,求出无期;二、弥陀大愿,必定救拔;三、无常迅速,把握当下。 临终正念:一心归命阿弥陀...生活中,有人被他人捉弄或陷害,于是把称对方是小人,便从心里产生怨恨,甚至总向伺机报复。这,断然不可!细想,他...
今天我们这个法会是什么法会?报恩法会。报谁的恩?报妈妈的恩。我们今天讲经是讲故事,讲什么故事?就是怎么样的报...我吃素基于以下三方面:首先我认为吃素,身体营养不存在问题;其二,一开始我以为人类是杂食动物,所以吃肉是天性,...
凡修净业者,当成全人之正念,及预为眷属,示其利害。 我们修净土的人,想要往生、成就正念,有两个地方特别要注意...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以下的四句话:一切都是现成的,一切都是完整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佛法不在远求,即依现前世间事,能作得条条是理,事事如法,就是佛法。古之祖师有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谓迷...
净土圣贤录
【佛光大辞典】
上篇:净土群疑论 | 下篇:净土论 |
(术语)在观无量寿经之会座韦提希夫人由释尊所显示之十方诸佛净土中特选择自己所愿之净土,而曰:我今愿生极乐世界...
含藏器
爱别离苦
静处萨婆诃
一义无量名
四阶成道
阿逻荼
上品戒
有学不缘无明更造诸行
郁鞞罗尼连禅
索欲问和
大般若转读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满了吗

你的佛号为什么没有力量
小人也可以转换成贵人

《佛说盂兰盆经》教您怎样报母恩
素食主义是一种文化行为

【推荐】正确的临终关怀,应该要提前做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这四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