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婆诃,梵语 svāhā,意译吉祥、成就,多用于咒文之末句。于静处坐禅时所达之成就境界,称为静处萨婆诃。嘉泰普灯录卷十六黄龙法忠章(卍续一三七·一二二下):“僧问:‘如何是佛?’曰:‘莫向外边觅。’(中略)云:‘如何是禅?’曰:‘莫向外边传。’云:‘毕竟如何?’曰:‘静处萨婆诃。’” p635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开,开觉、开放二义;静,静睡、静虑(坐禅)二义。(一)开觉静睡。禅林晨朝鸣板,催促僧众起床。有大小开静之分,小...俱舍宗、成实宗、禅宗、天台宗、华严宗、真言宗、法相宗、净土宗、律宗、三论宗。在此十宗中,前二宗属小乘,后八宗...(术语)真空妙有之法也。即台家三谛中,假谛之诸法。因之谓法身之色相云真善妙有之色。...(喻)众生在六道之中生死轮回,备受种种的痛苦,好像沉溺于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中一样。...(术语)胎藏界之曼陀罗也。两部之曼陀罗配于理智则胎藏界为显众生本有之理性之德者,金刚界为说如来始成之智相者。...【诸蕴自性】 p1348 显扬五卷五页云:自性者:谓变坏,领纳了置,造作,了别,是诸蕴自性。...为天台圆教最后所断除之根本无明。依天台宗之说,无明之惑覆障吾人,使不得证见中道实相道理;又天台圆教菩萨之四十...(术语)禅林导引他升座说法,而绍介于众曰引座。见象器笺十一。...【六识现起分位】 p0308 成唯识论七卷六页云:已说六识心所相应;云何应知现起分位?颂曰: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指断苦恼之法。即永断轮回之苦而得最后解脱之教法。[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p6561...子题:刀兵劫、持不杀戒免逢刀兵劫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此中五兵,不起则已,起必加身;王者不获已而设。比丘义...劝发菩提心文...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
有一位富翁,垂垂老矣。他把儿子叫到跟前,向儿子讲述了自己如何白手起家的故事,希望儿子也能奋发图强,靠自己的努...
咱们讲这个《华严经》,太深了的。大家来看,当机众都是什么人,什么样的来学《华严经》的?我们现在不说是学它道理...
这个地方讲五阴无我,也就是讲前面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为什么这个地方讲阴呢?阴是遮蔽的意思,...慧能禅师见弟子整天打坐,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我参禅啊!弟子回答道。 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是...
问: 请法师给弟子通俗地解释一下,什么是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每个人的心里都不一样,那每个人的净土也不同吗...
美国最新研究,提醒那些在饭后揉着肚子、扶着腰、打着饱嗝的人们,哪怕是短期暴饮暴食,带来的健康灾难都无法挽回,...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 处难处之人愈宜厚, 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面对纷繁复杂的人与事,困难是难以回避的。应对得体,...
大家要注意!业果已成熟,业报一现前时,就没有办法免苦了;好像一个人已被冤家捉到,那就很不易脱离。在未捉到以前...
静处萨婆诃
【佛光大辞典】
上篇:静息 | 下篇:静胜三昧 |
【楼炭】 此翻成败。...
开静
十宗
真善妙有
苦海
理曼陀罗
诸蕴自性
四十品无明根本
引座
六识现起分位
断苦法
观军戒劝持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坚守自己,不随波逐流

学经要转变我们的气质行为思想

五阴无我,虚伪无主
打坐不是参禅

什么是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

吃太饱撑出来的十种病

为人处事当宽厚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