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须弥山顶善见城外之西南角,为忉利天诸天众之集会所。每逢三斋日,天众集于此堂,详论人、天之善恶,并制服阿修罗。依起世经卷六所载,此堂纵广各五百由旬,有七重栏楯、七重铃网,皆为七宝所成,四方诸门皆楼橹台观,亦为七宝所成,其地为青琉璃宝,柔软细滑,触之如迦旃邻提衣。堂中央有一宝柱,高二十由旬,柱下设帝释天之座,高一由旬,方半由旬,左右各有十六小天王之座。又大唐西域记卷四载,如来往昔曾居于此堂,为其母说法。[长阿含经卷二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二、俱舍论卷十一、碧岩录第八十九则] p488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谓一佛世界之成立有五重之次第。即:一世界、一世界性、一世界海、一世界种、一佛世界。其中第二之世界性,在大智度...(术语)能悟宗旨,谓之宗通。能作说法,谓之说通。楞伽经三曰:一切声闻菩萨有二种通相,谓宗通及说通。...(术语)唯识所立三种色境之一。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显然可表示于人者。名为表色。是依可见之义而名为色。俱舍不立表...【六识通三性摄】 p0307 成唯识论五卷十一页云:此六转识、何性摄耶?谓善不善俱非性摄。俱非者:谓无记。非善不善...谓有一类。作是思惟。我于佛教所说胜定。且未修习。先应诵持经律对法。为诸有情。宣说法要。学诸传记制造疏论。居阿...(术语)禅定与戒法。又禅宗与律宗。...【持对治修】 p0849 瑜伽六十六卷十四页云:方便究竟果作意,名持对治修。...全一卷。又作入楞伽经心玄义。唐代僧法藏(643~712)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本书乃注解入楞伽经之著作。分为十...(名数)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上曰:一、东方去此四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光胜,佛曰善称名吉祥王如来,发八大愿。...谓随能力、资质之限度而行。八十华严经卷三十四(大一○·一八三上):“余波罗蜜非不修行,但随力随分。”[圆觉经...即不良之行为。又为烦恼之异名。佛教对于一切不善之身、语、意业等,依次称为身、语、意恶行。于一切恶行之中,以破...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有一次,佛陀在祗园精舍为诸比丘说法的时候,有一个梵志匆匆忙忙的跑来佛前,愁眉苦脸的顶礼佛陀说道: 佛陀!我不...佛教所说的业病,就是指由宿业而感的疾病,又作业障病。 《灌顶经》卷十云:种恶得其殃,合家悉疾病。 因以前的恶业...三轮体空是从布施波罗蜜来说。三轮是哪三轮呢?就是我要布施一个东西,有能布施的我和所布施的对方,中间有布施之物...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人母者,十月怀胎、一年哺乳;为人父者,早出晚归、供给衣食。释迦佛在《增一阿含经...只要谈到佛教教理,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说众生皆苦,释迦牟尼佛也是因为充分感受到人生充满了生、老、病...
真正念佛,一定是持戒 信愿行的行就是念佛。先由念佛的角度来说,真正念佛就是心念真正放在佛。这必须要放下其他一...宋朝人陶禹锡的高祖被人称为陶四翁。他开了一个染布店,曾经有人送来一种能染布的紫草,陶四翁用四百万钱把它买了下...
【经文】 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
善法堂
【佛光大辞典】
上篇:善法 | 下篇:善法欲 |
位于南京市延龄巷,乃以刻印流通佛典为目的之佛教文化机构。创始者杨文会有感于清末兵乱,经典多轶失,遂与同志十余...
五重世界
说通
表色
六识通三性摄
不死寻
禅戒
持对治修
入楞伽心玄义
七佛药师
随分
恶行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真如自性才是真实的
五恶业所感的五脏五根病
三轮体空是哪三轮呢
父母生前,及时尽孝
圣严法师《痛苦的发生与消失》

当下的念头若是念佛,就不会犯戒
宁可我被骗 不能再骗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