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又作入楞伽经心玄义。唐代僧法藏(643~712)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本书乃注解入楞伽经之著作。分为十门,即:教起所因、藏部所摄、显教差别、教所被机、能诠教体、所诠宗趣、释经题目、部类传译、义理分齐、随文解释等,并立有相宗、无相宗、法相宗、实相宗等四宗之教判,旨在揭示法相、实相之区别。 p26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舍利弗的译名。梵语舍利,华译为身,弗多罗华译为子。舍利弗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为唐末曹洞宗之曹山本寂禅师所说之三种修行境界。又作三然灯。然灯,指然灯佛,为过去佛之一,释尊于过去世之“因位...(杂语)浩大微妙也。止观一上曰:法门浩妙,为天真独朗。...南宋临济宗杨岐派僧。号僧挺。为竹庵士圭之法嗣。尝任福建福州鼓山寺藏主,故号赜藏主。绍兴年间(1131~1162),编...【谄曲有十二过患】 p1342 瑜伽六十八卷五页云:问:如世尊言:汝等苾刍,勿行谄诳。此中如来,观见谄曲,几种过患...(术语)是三种秘密仪轨所说,观吾五藏为五大即五如来,而即身成佛之三摩地也。仪轨曰:阿字(地大)者,金刚部,主...亦名:疑恼戒犯缘 子题:学悔、六夜别住、四羯磨、具自性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有五缘:一、是大比丘。多论,十...(经名)佛说华积楼阁陀罗尼经。及华积陀罗尼神咒经之略称。...(物名)真言修法者手臂所悬之珠索也。谓之真言索。苏悉地经一曰:作诸事时,常须右手臂常以真言索带,右手持珠索以...(术语)谓万象皆假有非本来实有也。未显法性真如也。...(1608~1646)日本临济宗僧。为山城灵源院之开山。俗姓源。字一丝。十四岁出家,十九岁受具足戒,后入愚堂寔之室,...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度子出家 佛陀成佛后;广度有缘众生,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儿子罗睺罗。在《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中讲到佛陀度罗睺罗的因...
禅堂里是讲心地法门,没有什么好讲的,扯来扯去是消磨时光,悟道就在一刹那,一下子就开悟了,扯这么多干嘛?扯来扯...净土法门之所以异于通途法门而被称为特别法门或易行道者,盖在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慈悲大愿接引众生,而众生则以...
佛陀在诠释逼迫的时候,他是分成三个次第来诠释。就是应该怎么来修这个逼迫性呢?首先佛陀指示逼迫的相状,叫示相转...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萨的修道理念和方法让我着实有些感触。经中记载:在无量阿僧祇...过去,佛陀曾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弘法。一日,佛陀于入城托钵的途中,在祠庙边遇到一位内心起了贪念的比丘,佛陀告诉...
刘二子: 你好! 你妈妈带来你的消息,说你读书读的很好,在山里一边读书还能帮着做很多事情,我很高兴,如果没有意...
有人说,人生要读三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但不管是哪一本书,都是对生命的塑造,所...
入楞伽心玄义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入众须知 | 下篇:入灭 |
【如来或时随顺世间而转】 p0583 瑜伽八十八卷五页云:又复如来、或时随顺世间而转。谓阿死罗摩登祇等、依少事...
身子
曹山三然灯
浩妙
守赜
谄曲有十二过患
五藏三摩地观
疑恼比丘戒犯缘
华积经
臂索
本来空
文守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陀是如何教导儿子罗睺罗的

一切不离自性,自己的心就是真佛
往生既得不退转

这个苦谛很重要,你一定要从痛苦中觉悟

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
摄诸根得离苦

贤书法师出家前写给儿子的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