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Sajghavarman。音译僧伽跋摩。三国时代译经僧。相传为印度人。然从其所冠之康姓,可推测或与中亚康居国有关。曹魏嘉平四年(252)至洛阳,于白马寺译出郁伽长者经二卷、无量寿经二卷、四分杂羯磨一卷等。昔来以无量寿经为康僧铠所译,然无量寿经之译语与郁伽长者经颇不一致,故学者之间尚有异说。又卍续藏经中收有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一卷,署名为曹魏康僧铠译,此亦有疑。[梁高僧传卷一昙柯迦罗传、历代三宝纪卷五、开元释教录卷一] p453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至佛果之六行。指六度之行。即十信行、十住行、十行行、十回向行、十地行、等觉行。[金刚三昧经、性灵集卷八]...【五种事】 p0256 俱舍论六卷十八页云:毗婆沙师言:事者:略有五种。一、自性事。如有处言:若已得此事;彼成就此...【相违有四】 p0837 因明入正理论云:相违有四。谓法自相相违因,法差别相违因,有法自相相违因,有法差别相违...华译为远离处,或空闲处,即远离热闹的空闲处。...(术语)梵语优婆夷Upāsikā,译曰信女,又曰清信女。受三归五戒具清净信心之女子也。...(杂语)心为到佛地之道路,故曰心路。南山戒疏一上曰:心路躁扰,静定何因。释门归敬仪中曰:心路苍茫,莫知投寄。...【应修习相】 p1400 对治四种应远离相,随其所应,当知卽是应修习相。...(术语)Tamas,数论所立自性冥谛三德之一。为闇之义,粗之义,赤之义,忧之义,瞋之义,苦之义。见唯识述记一末。...(名数)又曰百一物,百一众具。三衣六物之外,一切资道之什具也。百者概称多数之名,非限于百。为比丘者于三衣六物...(一)梵语 mahāpurusa,巴利语 mahāpurisa。对佛之尊称之一。与“无上士”同义,意即最胜之士夫。据杂阿含经卷四十...【有寻法】 p0542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有寻法云何?谓寻相应法。...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善罗尼宾是一个虔诚的异教徒,每次遇到困难,便去祭拜天神,祈求天神护佑。但是近年来身体日渐衰弱,经常因为病魔缠...
一个人,到底要不要受戒?说:诶,我不受戒,我也可以做善业了,我也可以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对,我做一个好人...
因为个人的时节因缘,零星地参加过几次佛教组织的慈善活动,深感师父们乃至身边师兄们的慈悲和智慧之广大,我在这个...一者,眼施: 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不以恶眼看人。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清净眼,未来成佛,得天眼佛眼,...
现在很多年轻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只有在游戏中才能暂时释放压力,暂时找到成功的感觉,在虚幻的...以静心对治动心: 现代生活紧张快速,大多数的人都患有浮躁不安的通病。因此,在我们每日的生活中,至少必须有几分...一般人求师证明受皈依后,则称皈依某法师,其实所皈依者为僧伽,非为某法师。故皈依僧者,一切僧皆为我师也,不管贤...一天,一个修行者来到佛陀面前,问自己为什么不快乐。佛陀回答: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一个人...
康僧铠
【佛光大辞典】
上篇:康僧会 | 下篇:康庆 |
(术语)对于大慈悲门之称。大智大悲佛所具之二德也。门有差别之义。...
六行
五种事
相违有四
阿兰若处
清信女
心路
应修习相
答摩
百一供身
大士
有寻法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祭祀天神求脱病苦

到底要不要受戒

善事都是为自己做,不须别人赞叹
【推荐】佛说有七种布施,不用一分钱就可得大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