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以花寄于第四禅之五净天。盖第四禅以上无三灾之坏,以其无风灾,故花于此处便不枯萎。安乐集卷上(大四七·七中):“寄花五净,风日不萎;附水灵河,世旱不竭。” p449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禅林用语。比喻佛祖之宗风或佛性。同类语汇尚有那一句、那一曲。佛祖所举扬之言语,称为那一句。那一曲,即以和谐悦...又作七处隆满相、七处满足相。如来三十二相之一。谓佛两足下、两手及两肩、颈项等七处,皆平满端正,柔软微妙。此系...【次第】 p0633 瑜伽十三卷二十页云:云何次第?谓六种次第。一、流转次第,二、成所作次第,三、宣说次第,四...(流派)佛教之一派。天竺有性相二宗,性宗即三论宗,相宗则从楞伽深密密严等经流出。有瑜伽显扬诸论,而以成唯识论...【施】 p0858 摄论二卷二十四页云:又能破裂悭悋、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故名为施。 二解 俱...【行支】 十二因缘的第二支。行是心识中思心所的作用,《俱舍论》曰:‘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业,所作谓身语。’所...【爱味等至有三相】 p1205 瑜伽六十二卷五页云:复次略由三相,修等至者、爱味等至。谓或证得等至、出已,计为清净...(人名)宋延庆寺尚贤,赐号广智。依四明尊者法智学教观。悟性宗之旨。仁宗天圣六年,继法智主延庆寺。道化大行。雪...(术语)比丘于一个铁钵之外。畜多余之铁钵,曰长钵。比丘若得长钵,则于十日以内,不得不作净施之法。若不作之,而...阿弥陀佛于因地为法藏比丘时,曾发四十八愿,必至补处愿即为四十八愿中之第二十二愿。又作令至补处愿、摄他国菩萨愿...即诸家释法华经时所判之迹门、本门。法华经二十八品中,前十四品为迹门,后十四品为本门。迹门之法华,谓如来成道后...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嘉兴藏流通本)...赞誉或诋毁皆有前因 孟子云,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孟子此语,极确切,而未明其所以然。佛说一切利,衰,毁,誉...从前,北方有一位技艺巧妙的木师,用木头雕塑了一个相貌端正、衣饰逼真的女子。木女能够来回走动,还可以斟酒敬客,...
大家学过《菩提道次第》,知道从修行上,根据各人发心的不同,也可以说根器不同,分为上、中、下三种士夫,下士夫注...
前面我们讲到了天眼比肉眼要高,慧眼比天眼又要高明多了。慧眼是断除见思烦恼,证得阿罗汉果的圣人就会具足慧眼。慧...
一个人烦闷纠结的时候,你为他开解,那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在生死苦海中漂流的众生来说,你教他念佛,好比给他救...
问: 修行要长期熏修,可是为什么古代禅师往往只是一句话就能让行者开悟? 惠空法师答: 这个很简单,我常常讲一个...随着高龄化社会的来临,突显了老年人的社会问题。不论是独居老人、或是与家人同住的老人,在面对自己体能的逐渐老化...问: 如何去报佛恩? 大安法师答: 要思惟佛对我们的恩德,那是比山还高,比大地还广。用大山之高、大地之广来比喻...
寄花五净
【佛光大辞典】
上篇:寄位五相 | 下篇:寄附 |
(术语)利益之善妙者。谓菩提之利益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安稳成佛道,我等得善利。维摩经见阿閦佛品曰:闻此经者...
那一宝
七处平满相
次第
慈恩宗
施
行支
爱味等至有三相
广智
长钵
必至补处愿
迹本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赞誉诋毁皆有前因
木师与画师

要想达到最高境界,不要忽视平常的小事情

慧眼比天眼高明多了

一句佛号,超越供养布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