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于因地为法藏比丘时,曾发四十八愿,必至补处愿即为四十八愿中之第二十二愿。又作令至补处愿、摄他国菩萨愿、菩萨究竟一生补处愿、一生补处愿、还相回向愿。补处,即一生补处之略称;意为经过此生,来生定可在世间成佛;故补处即指菩萨之最高位─等觉菩萨。阿弥陀佛自誓,凡他方国土之菩萨欲往生净土者,必使其至一生补处位。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中):“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中略)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p192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清净戒】 p0959 瑜伽四十二巻三页云:云何菩萨清净戒?当知此戒、略有十种。一者、初善受戒。唯为沙门三菩提故。...(术语)为使归于真实,假施设权法也。法华玄义第一序有曰:为莲故华者,譬为实施权。是盖为解释法华经题目莲华二字...(杂语)使人至死之现在助缘也。死因为过去之业因,死缘无量也。归元直指上详记之。...亦名:一期 资持记·释标宗篇:“一化者,始于成道,终至唱灭……。故言一化,亦名一期。”(事钞记卷三·一五·一...指密教十六菩萨,有二种。(一)又作慧门十六尊。指金刚界曼荼罗羯摩会三十七尊中,阿閦佛以下四方四佛之各各四亲近菩...据大迦叶问大宝积经正法经卷一载,谓众生若修习下列四种法,即为菩萨之善友。(一)求菩提,谓众生若有发心,乐求菩提...(术语)如尘如沙,喻物之多也。行事钞上一曰:法界尘沙。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法界者十界依正也,尘沙者喻其多也。【...五明之一,即现代的工艺学。...(术语)折伏恶人,摄受善人也。此二门为佛道之大纲。胜鬘经曰:我得力时,于彼处见此众生,应折伏者而折伏之,应摄...【三界安立】 p0191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三卷十页云:问:所说三界,云何安立?为上下重累?为邻次傍布?若上下者;...【死生智力作业】 p0619 瑜伽五十卷五页云:如来所有死生智力、于诸弟子过往迁谢、当所受生,能正记别;及能降...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问: 我们经常说要彻底斩断娑婆想,与弥陀誓愿无间隔,可是平时念《普贤行愿品》,有发愿常得出家修净戒;有的大德...
问: 师父您好!关于权法、实法的操作,弟子这边再具体问一些生活上面操作的细节。我们凡夫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受到业...
儿子大学毕业,在一家台资公司找到了工作。当他第一次将试用期工资1300元交到我手上时,我是心如蜜甜。但转正后的工...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赚了很多钱,晚年的时候也学佛,就买一个很大的花园成立一个念佛堂,给大家一起...
生活中必然会有很多的烦恼。学习佛法就是学习如何处理这些烦恼。通过学习佛法,就会知道处理烦恼的方式。那就是,我...柏克斯顿曾经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顽童,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坚强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在他幼年曾表现为喜...
原文: 汝言随时随地,得死便死之话。亦是求生之本,亦是招魔之根。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求速往生。...一位后生到寺庙里向方丈求教,谈起世态炎凉,颇有感慨:大师,大千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了,不是尔虞我诈,...
必至补处愿
【佛光大辞典】
上篇:必至灭度愿 | 下篇:必定菩萨 |
据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载,一国之王有下列五种令人民尊敬、爱乐之法,即:(一)恩养苍生,谓国王能布德施仁,利济...
清净戒
为实施权
死缘
一化
十六菩萨
四种法为菩萨善友
尘沙
工巧明
折伏摄受
三界安立
死生智力作业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彻底斩断娑婆想和发愿来生矛盾吗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起起伏伏,如何来对治它

一则禅宗公案的启示

【推荐】谁能保证临终时不会有人来刺激你

处理生活中烦恼的方法
不屈不挠的意志使我们心想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