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六局所属之行者。担任六局(首座、书状、藏主、知客、知浴、知殿六头首)之职者,称为执局。敕修百丈清规卷三(大四八·一一二六下):“执局行者插香礼拜,次参头领众行者礼拜毕。” p444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即佛法之学。自其探讨方向而言,通常侧重于思想体系、源流、发展之阐述等;自其内容范围而言,除佛陀所宣说之教法外...(术语)有情之异名。犹言含识,怀抱灵识之义也。西域记序曰:穹仪方载之广,蕴识怀灵之异。...【见倒】 p0637 瑜伽五十三卷十九页云:此想颠倒,一分出家者,能发见倒。又云:若由如是等了相故有执著者,于...(术语)为招惑与业生死苦果之缘者,真如之水依此染缘之波而起生死之波也。...(名数)是智度论七十八所说,声缘菩三乘共通之十地也。台宗以为四教中通教之地位也。一、干慧地,此为外凡之位,与...指龙所住之河川。又作龙泉。以龙之大力,故虽逢天旱,而河水仍不涸竭。安乐集卷上(大四七·七中):“譬如寄花五净...【聚心及散心】 p1297 俱舍论二十六卷六页云:聚心者:谓善心。此于所缘,不驰散故。散心者:谓染心。此与散动,相...【证得世俗谛】 四种世俗谛之一,又名方便安立谛,这是以佛之方便,安立知、断、证。修的四谛法门,这是修行者的证...即宋代宏智正觉禅师对证悟所揭出之三种境地。即:(一)正位一色,谓既已证悟,则一切无有差别之相,而显现平等之境界...(1047~1114)宋代临济宗黄龙派僧。兴化(福建)仙游人,俗姓蔡。世称古佛。从景德寺德祥出家得度,参学诸方,于沩...指涅槃。得涅槃即灭除生死,故称甘露灭。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一九下):“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楞严经五十阴魔章...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
好,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来到普陀道场呢,都是来冲着观音菩萨。那我们在庙里边见到最多的提示牌呢,就是有求必应...
我们想背四十八大愿都很困难。有的人出家多年,背个《楞严咒》,也背不下来。记忆力极差,那理解力就更不要谈,佛经...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 进入沙漠者的命运:有去无回。 直到1814年,一支考古队第一次打破了这个死亡魔咒。...
诸佛功德智慧虽皆平等,而施化则有难易。净土成菩提易,浊世难。为净土众生说法易,为浊世众生难。为浊世众生说渐法...
《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又出家人有二痈疮,何谓为二?一者、求见他过;二者、自覆其罪。 此外,出家人还会有两种...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缓步而行前往游化。当时,世尊回顾毗舍离城,不久后便说此偈...弟子问老师: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 老师答道: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
双轮照禅人来参,且云将隐居山中,单究向上事,乞老人住山之法。因示之曰: 古人住山,乃大舍身命处,殊非细事,专...
执局行者
【佛光大辞典】
上篇:执 | 下篇:执杖梵志 |
【思与虑】 p0851 发智论二卷十六页云:云何思?答:诸思、等思、增思、思性、思类、心行、意业、是谓思。云何...
佛学
怀灵
见倒
染缘
三乘共十地
灵河
聚心及散心
证得世俗谛
宏智三种功勋
道旻
甘露灭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观音菩萨为什么有时灵,有时不灵

愚钝之人如何开智慧

善良,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

念这句佛号就够了吗

佛预言出家人容易得两种「恶疮」

四事之教
人类的奇怪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