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涅槃。得涅槃即灭除生死,故称甘露灭。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一九下):“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维摩经略疏卷二(大三八·五八六中):“见四谛理,名得甘露;正习俱尽,故名灭也。”[说无垢称经疏卷二本、维摩义记卷一末] p205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无所有处定】 四无色定之一,又作少处定。此定超越识无边处定,与无所有相应,即思惟无所有之相而安住之。见‘四...又作叹德。指赞叹佛、菩萨、祖师、佛弟子等之功德。若记录成讽诵之文,则称叹德文。经典之首,常载有赞叹佛、菩萨、...(修法)二种灌顶之第二、五种灌顶之第四。又曰受职灌顶。受大阿阇梨职,上传授密法于人之位之灌顶也。依此灌顶受大...梵语 gāndhāri,巴利语 gandhārī。为俱舍论卷二十七所说之咒术名。论中并谓,持此咒能腾空自在,即具有“三示导...(一)(1488~1567)韩国李朝时代僧。庆尚南道蔚山人,俗姓张。号休翁、禅和子。弱年入断石山出家,二十四岁至妙香山...(书名)具名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唐义净,在室利佛逝国撰。求法于西域之高僧五十六人传记也。...又作五部杂断。谓佛与独觉在凡夫位以六行观合断下八地见修五部之惑。五部指迷于四谛之理之四部见惑与迷于世间事相之...华译为藏识,有能藏、所藏、执藏的三种意义。自能藏万法种子方面来说,叫做能藏;自受前七识杂染法所熏所依方面来说...【四种邪执】 p0430 瑜伽八十五卷十一页云:此中复有四种邪执。何等为四?一见邪执,二慢邪执,三自内邪执,四他教...(术语)八念之一。人于一切时中常念其身必有死而不忘也。智度论二十二曰:念死者有二种死:一者自死,二者他因缘死...《八大菩萨曼荼罗经》,一卷,唐代不空译。是说观自在菩萨等八大菩萨曼荼罗的供养观行法,是早期密教中的事部密法。...(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从前有一个人,家境贫穷,而且债台高筑,因无力偿还,便逃到他乡。 在一个空旷无人的地方,路旁有一只宝箧,里面装...
1932年12月,天童寺里正在为修复庙院工作的两位油漆工,住在天王殿东面的阁楼上。一天中午11点许,一根香烟头儿丢在...话说两个来问道的僧人,都被赵州禅师叫到茶堂吃茶去,两个钟头过后,转身就要离去了,赵州禅师把甲叫过来:你悟到了吗...
我要去养老院了!非不得已,我是不会去养老院的。但是当生活开始不再能完全自理,而儿女又工作忙碌还要照顾孙子,无...
今之参禅不灵验者,第一无古人真实志气,第二不把生死无常当作一件大事,第三拌舍积劫以来的积习不下,又不具久远不...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儒家文化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主流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当中,儒家文化非常强调孝。 我们看《...人的磁场是看不见的,但这种力量是巨大的,就像万有引力一样,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这种磁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你的人生,...俗云:「无事天地宽, 有事天地窄。」这句话是说,如果心中无事,到处都可以自由自在;倘若有事,怎么钻都很难钻出...
甘露灭
【佛光大辞典】
上篇:甘露饭王 | 下篇:甘露鼓 |
【意近行】 p1207 如十八意近行中说。 二解 俱舍论十卷八页云:意近行名、为目何义?传说:喜等意为近缘,于诸境中...
无所有处定
叹德
传法灌顶
健驮梨
一禅
求法高僧传
五部合断
阿赖耶
四种邪执
念死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宝箧

明旸法师、圆瑛法师念观音圣号救火记
不要烦恼明天怎么办

他去养老院之前,留下了这一封信

参禅无秘诀,只要生死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