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乃唯心所变,存于众生心内。依唯识之理,净土为佛、凡夫各各心之所变。若就如来所变之土而言,如来心无漏,故土亦无漏;若就凡夫所变之土而言,凡夫心未得无漏,故土为有漏。又所观之佛亦为自心变现之相,心外不能见佛之真相。故佛、净土皆非心外之法,皆唯心所变。天台宗基于摩诃止观之说,而谓阴妄介尔之一念心具足十界三千性相,佛界乃至地狱界之依止皆本具于此一念心中,故净土非存在于心外。此与唯识所言相分变似之理,意旨不同。又禅宗以维摩经之心净土净说为根据,谓直了心性,即心即佛,自心明白之处,即是净土,称为唯心净土己心弥陀。[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疑问品、释净土群疑论(怀感)卷一、卷六、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遵式)、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知礼)卷一、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元照)卷上、万善同归集卷二、乐邦文类卷四](参阅“己心弥陀”956) p442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三无生忍】 ‘忍’是体悟、认识事理而心安的意思。三无生忍,是唯识宗依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自性...(术语)散心之念诵也。对于观字轮之念诵而谓之散念诵。...又作金刚如来拳、忿怒拳、坚牢金刚拳印。乃四种拳之一,六种拳之一。即以拇指入于掌中,四指紧握作拳状,表识大金刚...【阿卢那】 此云赤色,南方丙丁,荧惑属火。...如来商佉,梵名 Tathāgata-?avkhah,音译怛他檗多商佉。又作如来法螺菩萨、法螺菩萨、吉祥商佉菩萨。为密教阿阇梨...(异类)青色之鬼。在地狱呵责罪人者。...禅林用语。谓多言之人。碧岩录第五十则(大四八·一八五中):“颂云:‘钵里饭,桶里水,多口阿师难下嘴。’” p2...为苦行法之一。又作燃肉身灯。据资治通鉴后周纪所载,世宗显德二年(955),禁僧俗舍身、断手足、炼指、挂灯、带钳...因胜与果胜。据菩萨地持经卷一载,菩萨初发心坚固有二事,发心成道所摄善法,出胜一切所摄众善,即:(一)因胜,指菩...因明用语。现量相违,梵语 pratyaksa-viruddha。为因明三十三过中,宗九过之一。为所立之宗(命题)与现量之智证相...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十诵,守竹园寺有五百人,王舍城中也。”资持记释云:“因瓶沙王往彼,见大迦叶蹋泥修房。王...(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谦卑的力量,不在于形体的大小、气势的强弱,而是用柔软的姿态,包含坚实的心念。 以既懂得保护自己,也不使对方受...
饮食于人,关系甚大。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故曰食为民天。然天地既为人生种种谷,种种菜,种种果。养人之物,亦良多...其实成功并不难,难的是在纷乱复杂、迷惑重重的世界看清自己的角色。 从前,在一个铁匠铺里,一块木头放在那里已经...问: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法门无量誓愿学和一门深入如何理解及处理好其关系? 大安法师答: 信、愿、行三资粮...人之入道,各有时节因缘。既因文钞而知佛法,从事修持,即是皈依。不必又复行皈依礼,方为皈依。不行皈依礼,不名皈...
【原文】 吾人是生死凡夫,不可瞎造谣言。己所知者,不可不提倡,所不知者,何可妄充通家,而糊涂赞扬乎。风鉴家固...
我们看最后的结示。 (一)内观真如 安住心性,不随妄转。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 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 (...
一个念佛人,在他的心念和行为上,最要紧的是敦伦尽分。敦,是行持,伦,是五伦关系,伦常,君臣、父子、夫妇、朋友...
唯心净土
【佛光大辞典】
上篇:唯心回转善成门 | 下篇:唯心缘起 |
又作破诸法遍、能破法遍、破遍。为天台宗所立十乘观法之第四;系以空假中三观,遍破诸法执之谓。心既安住于法界之理...
三无生忍
散念诵
金刚拳
阿卢那
如来商佉菩萨
青鬼
多口阿师
然肉身灯
二种胜
现量相违过
净人聚落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谦卑的力量

味精能挽劫运说
成功就是找到本分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
印光大师教你正确烧纸钱

专靠地理,不如专靠心德

内观真如,外顺弥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