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称佛身;佛身具有无量之光明,一如金山,故称为真金山。[十住毗婆沙论卷五] p421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表无表色皆非实有】 p0794 成唯识论一卷十四页云:表无表色、岂非实有?此非实有。所以者何?且身表色,若是...(1319~1391)元代临济宗松源派禅僧。豫章丰城(位于江西)人,俗姓王。字见心,号蒲庵,世称豫章来复。嗣法径山之...【薄尘性补特伽罗】 p1403 瑜伽二十六卷三页云:云何薄尘性补特伽罗?谓有补特伽罗,先余生中,于贪烦恼,不修不习...(经名)具名金刚顶经曼殊室利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一卷,唐金刚智译。...多神教所信奉诸神中居于主位之神。早期多神教所信奉之神原无主从之分,后由于各氏族、部落相互融合之过程中,有些神...(杂语)十二因缘之一。在母胎内具足眼等六根而出母胎之位也。处乃十二处之处,为六根六境之通称。根境为生识之依处...【慈心】 p1265 瑜伽八十四卷三页云:以慈心者:为欲令彼得乐义故。...据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举出应予布施之四种对象,即:(一)有苦者,谓贫穷者、乞丐、盲聋残疾、无依倚者等类,宜施之。...即从十法界、佛界、离合、位次等四方面(四大种类),分别解释诸法实相所具有之十种“如是”。此系天台大师智顗所立...指如来藏之三义。如来藏,即指藏伏在一切有情的杂染身中之自性清净心。(一)依大乘止观法门卷一之说,如来藏有三义,...唧[口*留],为秀、就之反切语。不唧[口*留],即不秀不就之义。指不伶俐、暗昧不慧之钝汉。宗子京笔记载:“孙炎作反...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昔日,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一天中午,波斯匿王忽然带着几名随从,风尘仆仆地驱车来到精舍。 佛陀问国王:日...
玉琳国师的前生是个最苦恼的和尚,相貌长得相当丑,也没有人供养他,衣服破破烂烂,自己也没有文化,什么本事都没有...一般人之所以会恐惧,多半是觉得所处的环境中有种种的不安全,不知道何时会发生生命的危机?也不知道何时又会遇到突...
漏尽比丘的一个特点就是他证得人我空了,没我的观念了,当然也没有我所有的观念了。 如果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还...
假设我们能如法地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功德呢?看经文: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
古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此之谓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们在一些细微处不注意,将来就会慢慢地养成懒散、...
我们是学佛的,要制心一处,你用的功夫,要时时刻刻现前,这妄想烦恼,人我是非都要把他舍掉。说是这样说呀,我们的...
佛陀僧团里,出家人必须每天出外托钵乞食,表示上乞佛道,下化众生之意。有一天,一群比丘托钵到一户人家,恰好主人...
真金山
【佛光大辞典】
上篇:真空观 | 下篇:真金失色 |
【三自性决了一切不了义经】 p0224 瑜伽七十四卷二页云:复次由此三种自性,一切不了义经诸隐密义,皆应决了。谓诸...
表无表色皆非实有
来复
薄尘性补特伽罗
曼殊五字心陀罗尼品
主神
六处
慈心
四种所施
别解四类十如是
三如来藏
不唧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无常的四座大山

玉琳国师前生是个苦恼的和尚
圣严法师:居安思危,临危不乱

极乐世界的漏尽比丘

如法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功德呢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这八个字很重要

修行人要把人我是非舍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