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填王誓愿所成之旃檀木释迦像。又作旃檀瑞像。佛成道后,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三月,憍赏弥国优填王难禁思慕之情,遂请毗首羯摩天,以牛头旃檀造佛形像,是为佛像之始。与优填王造旃檀像之同时,波斯匿王亦造金像。大唐西域记卷五载,憍赏弥国之大精舍,高六十尺,置优填王所刻之旃檀像。玄奘西游时曾礼拜此像,并模刻携回。另梁武帝曾夜梦释迦像东迁事,于天监元年(502)遣郝骞、谢文华等八十八人至印度舍卫国求之。天监十年(511)模像来至,帝率百官迎入太极殿供养。元帝时,于荆州城北造大明寺安置。梁高僧传卷一竺法兰条载,后汉明帝时,蔡愔等西使,得释迦画像归,明帝命画工图写于清凉台中及显节陵上,此像今已不存。若所言属实,此为我国最早之佛像。次为后秦鸠摩罗什东游时所赍之像;斯像古来灵验,代代相传,朝野尊崇,宋、齐、梁、陈四朝供奉于江南龙光寺;隋时移至扬州长乐寺;五代之际南唐都金陵,迁至长先寺;北宋初置于汴京开宝寺之永安院;太宗时迎入滋福殿供养,更于西华门外建开圣寺安置;元代供于大内;清初迎至鹫峰寺;康熙五年(1666)移至弘仁寺。庚子之乱(1900),寺毁,像亦不知所终。[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 p412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生念处,梵名 Smritisajātyah。指生万法与智慧之菩萨。又作忆念生菩萨。位于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虚空藏菩萨之...【欲界一切非色善法舍时】 p0990 俱舍论十五卷十页云:论曰:欲界一切非色善法、舍由二缘。一、断善根,二、生上界...又作解脱幢相衣、幢相衣,解脱幢衣。为袈裟之别名;因袈裟乃求出离解脱者之服,故称解脱服。法苑珠林卷二十二(大五...子题:海有八奇特法 行事钞·标宗显德篇:“夫律海冲深,津通万象。虽包含无外,而不宿死尸。腾岳波云,而潮不过限...(人名)菩萨名。略云维摩。其义为净名。净者清净无垢之谓。名者名声远布之谓。唐诗人王维字摩诘。即以此菩萨之名为...又作中道第一义谛观,为天台三观之一。即观中谛之理,以断无明之惑。[成实论卷十五止观品、俱舍论卷二十八](参阅...(杂语)佛法苦心修行之表示。宋史曰:开宝浮图灾,下有旧瘗佛舍利,诏取以入,宫人多灼臂落发者。...谓佛陀出现于世间之唯一大目的,是为开显人生之真实相,此即所谓一大事。依法华经方便品之说,佛为使众生开示悟入,...【六种别欲】 p0299 瑜伽十八卷九页云:谓略说有六种别欲。或有身手力所引致现在事欲。谓居家者所有诸欲。于此境界...(术语)对事火之称地水火风四大种和合之火云事火,火大之一种云性火。性火者,遍于一切之色法也。因明大疏二曰:火...忉利天的帝王名叫释提桓因,所以叫做释帝,通常称为帝释天。...优婆塞戒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
然菩萨为利众生,即头目髓脑尚肯捨,况光之芜秽语言,蒙二大士提倡,俾一般初学,信仰净宗。则光亦可仗彼二大士之功...当我们修习四念处以后,接下来要修助行四正勤。 四正勤有四个法门,使令我们不断的进步,这四个法门可以会归为二种...
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一定的因缘,向好向坏来自教育的重要性,还有自身素质的结合。我们对下一代的教导和自身幸福,要有...
从社会上来看,像我们出家人在衣食住行上没有什么贡献,但是我们出家人给人类的贡献是什么呢?福德、安全、幸福。这...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此人不久当成...
作为净土宗的修行者,当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投生到极乐世界的时候,其实我们的生命是产生了重大的变化。什么变化呢...问:法师常劝人遇到困境时,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其中最难的是放下,大部分人一旦忧虑,就是时时担心...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信切愿,持佛名号。 印光大师一生对弟子教化的言...
旃檀瑞像
【佛光大辞典】
上篇:旃檀香辟支佛 | 下篇:旃檀树 |
(术语)如属于吾身分之四大,为己心识所执持者,谓之有执受。如身体外之事物,不然者,谓之无执受。俱舍论一曰:声...
生念处菩萨
欲界一切非色善法舍时
解脱服
律海
维摩诘
中道观
灼臂
一大事因缘
六种别欲
性火
释帝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佛书若示有版权,则阻遏流通之罪甚重
净界法师:对恶法的态度

能成才和幸福的八大要义

出家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什么

读诵《普贤行愿品》的殊胜功德

在临命终之前,把所有的业力变成可携带式
圣严法师《懂得放下,才能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