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duhkhe dharma-jñāna-ksāntih。八忍之一。亦即观三界之四谛,所发十六心之一。于缘观欲界之苦谛而得苦法智之前位时,所起之无漏法智忍(即无间道智)。忍即信;信理而不疑之智,是为得苦法智之因,称为苦法智忍。(参阅“见道”3000、“苦智”3947) p394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凡二卷。又称起信论义疏。隋代昙延撰。收于卍续藏第七十一册。为大乘起信论之注疏,现今之流传本仅余卷上,其卷...(杂语)过现因果经,瞿夷寄二花于善慧仙人以献佛。按元杂剧有借花献佛语。借当是寄花之讹。今俗用为借他人物以献客...指自性顺受、相应顺受、所缘顺受、异熟顺受、现前顺受。(一)自性顺受,指一切受。即以受之心所为体,总括三受、五受...(术语)十二头陀行之一。比丘为资自己之色身,乞食于人也。是为清净之正命。若自作种种生业而自活,称为邪命。梵云...指广设斋食以供养僧众及诸佛、菩萨、人、天、神、鬼等之大法会。又作无遮会、大会斋、大施会。上至佛、菩萨,下至地...苦法智者,谓忍无间,由此智故于前所断烦恼解脱而得作证。所以者何?先由忍故永断一切见苦所断烦恼,令所依转从此无...亦名:如来独秉善来余比丘不得 子题:无畏口 济缘记释云:“初科,初问。有下,次答,初明唯佛可秉。转缘谓变形服。...【不放逸】 p0321 此菩萨律仪戒中之不放逸也。瑜伽四十卷六页云:又诸菩萨住律仪戒,具足成就五支所摄不放逸行。一...(经名)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一卷,唐不空译。阿难逢焰口饿鬼怖而白佛,佛为说陀罗尼救拔焰口,施饿鬼之法自...(物名)金刚墙之别名也。为真言法之结界,交立三钴金刚,而观想为周遍四方结界修法之坛场也。...(334-416) 1、东晋高僧,居庐山,创立莲社,弘扬净土,为净土宗之始祖。雁门楼烦(山西崞县)人,俗姓贾,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诸仁者,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生不知所从来,死不知所从去,是分段生死苦。念念迁流,剎那不住,是变易生死苦。此二...
一心三观,它第一个,回归到一念心性,这是第一个思想。就是找到生命的原始点,站在本来没有业力的角度,站在本来没...
明朝万历年间的莲池大师,净土宗的第八祖。莲池大师还没出家的时候,是姓沈,在家时就有学佛、念佛。 有一日,他的...经云: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除了维护教誉,一切争执,均宜以忍来平息! △ 莫大之祸,...佛说经咒甚多,谁能一一遍持。古人择其要者列为日课,早则《楞严》、《大悲》、《十小咒》、《心经》,念毕,则念佛...
己三、示畜生趣 畜生是什么意思呢?他内心愚痴,而不能够自己独立的生活,要仰赖众生的畜养,叫做畜生,另外有一个...是日已过,命亦随减。随着时光的流逝,此时我终于感受到了人生的短暂。如白居易的《花非花》中所说:夜半来,天明去...
有人就问,我们都是业力凡夫,具足见惑思惑了,常常起现行,那么怎么能说到了极乐世界就能得到不退转呢?意思就是说...
苦法智忍
【佛光大辞典】
上篇:苦法智 | 下篇:苦空 |
现报、生报、后报。现报是现在造业现在就受报;生报是现在造业要等到来生才受报;后报是现在造业要等到二生或多生以...
大乘起信论义疏
借花献佛
五种顺受
乞食
大斋会
苦法智
善来唯佛独秉比丘不得
不放逸
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四方结
慧远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一口气不来,便向驴胎马腹胡钻乱撞

「空、假、中」三观的具体操作

一念弥陀,头上便放光
忍
印光大师:居士早晚课应专修净土

是什么样的因缘而堕畜生道
人生的短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