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自性顺受、相应顺受、所缘顺受、异熟顺受、现前顺受。(一)自性顺受,指一切受。即以受之心所为体,总括三受、五受等一切受,通于三世。以不违自性之故,称为自性顺受。(二)相应顺受,指一切触。即以触之心所为体,触受相应,故称相应顺受。(三)所缘顺受,指一切境。即以色等六境为体,所缘之境顺于能缘之受,故称所缘顺受。(四)异熟顺受,指感异熟业。即以感一切异熟果之业为体,感异熟之业乃顺异熟果之故,即顺乐受业、顺苦受业、顺不苦不乐受业等,皆称为异熟顺受。(五)现前顺受,指正现行受。即以正现行受为体,唯指现在,与通于三世之自性顺受不同。[俱舍论卷十五、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 p118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禅陀迦,梵名 Jātaka。南天竺之国王名。龙树菩萨尝以偈述十善、七觉支、十二因缘之旨赠之,称为禅陀迦王偈。藏经中...【戒论】 p0690 集异门论十二卷十一页云:言戒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犯戒过患,持戒功德;故名戒论。...梵名 A?vajit,巴利名 Assaji。又作马师,或作阿说示。为佛陀最早度化的五比丘之一,威仪端正,引人注目。舍利弗初...(杂语)问答往来,谓之厮禅。厮者相也。大慧书上曰:将心意识记取遮杜撰说底,却去勘人一句来一句去,谓之厮禅。...(杂语)犹言佛家。如奉释教者,谓之佛门弟子。亦简称佛子。...【四静虑各有几支】 p0461 俱舍论二十八卷六页云:于四静虑,各有几支?颂曰:静虑初五支。寻伺喜乐定。第二有四支...华译归命、敬礼、归依、救我、度我等义、是众生向佛至心皈依信顺的话。...梵语 sūtra(修多罗)含有五义,此为其第三义;谓修多罗之文义不尽,如泉水之流注。[法华玄义卷八](参阅“经”...(书名)具名法界次第初门,六卷,隋智者撰。随义理之次第而解释法数者。...(一)梵名 Krsna。又称吉栗瑟拏。为印度教所崇奉大神之一。系毗湿奴之第八位化身。印度民族叙事诗摩诃婆罗多(梵 Ma...古印度佛教艺术遗址。位于马哈拉斯特拉邦境内,背负文底耶山,面临果瓦拉河。始凿于公元前2世纪,一直延续到7世纪中...(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外道六师? 世尊曰:如来灭后,多有波旬(魔道子孙)入我法中,住我寺院,剃头披褐,称佛弟子...
我们看,丝毫不爽。前面我们解释平等流类,佛教的因果观就是水流的思想。以下讲到它互相的对应,有五段,我们请合掌...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此未达理性,而但依...也许,有的朋友认为,现在谁都可以戴佛珠就像普通的金银首饰、钻石珠宝一样,不过是一种装饰罢了,戴不戴佛珠似乎也...
苦谛的内容 无常变坏的依正二报,使众生造业受苦。世间法就是无常的,不断在变化,中国的《易经》称它为「生生不已...
阿弥陀佛保任一件事,这个事很重要,就是临终接引。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前来接引,这对于我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相信了阿弥陀佛的名号的功德,他才会去执持啊!执就是执受;持就是不让它失去,就是牢牢的抓牢。但这个执持就是专念...问: 在家居士诵《地藏经》有哪些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定? 慧律法师答: 《地藏经》比较长,要三个小时才能念完,一般...
五种顺受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种善根发相 | 下篇:五种铃 |
【迦[竹/田/廾]】 此云藿(呼郭切)香。...
禅陀迦王
戒论
马胜
厮禅
佛门
四静虑各有几支
南无
涌泉
法界次第
黑天
阿旃陀石窟(Ajanta)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佛说末法时代的六种外道

为什么因果丝毫不爽,不能抵消

虽悟理而仍不废事,方为真修
心律法师:戴佛珠的含义

佛教四圣谛的内容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