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duhkhe dharma-jñānam。八智之一。缘观欲界之苦谛所得之无漏智,称为苦法智。所证得苦谛之法理,称法智。依俱舍论颂疏卷二十三(大四一·九四六中):“苦忍无间缘,欲界苦谛,次生法智,名苦法智。”(参阅“见道”3000、“苦智”3947) p394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以论藏为宗旨者,如三论宗。又论家之异名。...即降龙钵。又作龙钵。那提迦叶(梵 Nadī-kā?yapa)归依释尊以前,属事火外道。适遇释尊求宿,迦叶纳释尊于于大龙...(杂语)Anvāgati,大疏九曰:弩檗帝,是随至义,亦是遍至义,亦是逝义,进不住义。演密钞七曰:是随至义者,谓一...遍知等门者,谓若处显示依真实相宣说遍知相义,永断相义,作证相义,修习相义,即此真实相等品类差别相义,能依所依...《集古今佛道论衡》四卷,唐代京兆西明寺释道宣撰。本书在《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均有记载。但《宋高僧传...包括鸠摩罗什所译之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二卷、昙无谶所译之金光明经四卷、义净所译之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及罗什所译妙...【远离展转斗诤圆满六种】 p1259 瑜伽一百卷六页云:远离展转斗诤圆满,略有六种。谓离六种斗诤根故。此中六种斗诤...【四种道】 p0403 杂集论十卷十一页云:又依奢摩他、毗钵舍那立四种道:或有一类,已得奢摩他,非毗钵舍那,此类依...(术语)密教五部之一。谓佛之自利圆满,而具无边福德之方面也。...五障修道有五障: 一、烦恼障 根本之烦恼,障盖净心,防害道机,而不使入于佛法。 二、业障 过去之重罪,...(佛名)佛名。(毗婆尸)。【又】(术语)Vibhāṣā,又作鼻婆沙,鞞婆沙,毗颇沙。译曰广说,胜说,异说。俱舍光记...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
《西方路》书中,权、实、顿、渐辨疑之文,须先明权、实、顿、渐四字,然后再论念佛、参禅之为权为实为顿为渐,则可...省庵大师是非常苦口婆心的,对这些正面来劝勉,不要怕自己愚钝、不要怕自己根机浅陋,你只要去做,做了就能够得到好...
什么是真如呢?它的体性,经典上给它两句话,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清净这两个字很重要,不管我们无量劫来,打了...素食对动物是一种慈善 今天的肉、牛奶和奶制品都已经不是常人在教科书里读到的样子了。现在的牛,不是自在的驮着牛...
龙树菩萨大约出生于公元二至三世纪,是南天竺的婆罗门种姓。龙树天资特别聪明,在很小的时候,听婆罗门诵读《吠陀》...问: 用赚来的暴利做功德是否如法? 大安法师答: 佛法一定要讲究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有很多人说:我的目的是正确的...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我们应该培养广行布施的好品德,帮助衣食不济的亲眷;要检点自...
原文: 娑婆一大劫,极乐一昼夜,此显示极乐时间耳。至云一日一夜,七日一劫,十二大劫等,皆约此方之时期言之。何...
苦法智
【佛光大辞典】
上篇:苦果 | 下篇:苦法智忍 |
(菩萨)播般曩结使波,唐云步掷,普贤菩萨所现之明王也。大妙金刚大甘露军荼利焰鬘炽盛佛顶经曰:善贤菩萨,现作步...
论宗
龙盂
弩檗帝
遍知等门
集古今佛道论衡
护国经典
远离展转斗诤圆满六种
四种道
宝部
障
毗婆沙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唯此一法,皆于现生往生西方
大安法师:不要怕自己根机愚钝浅陋

无论打了多少妄想,我们的心都是清净的
素食是一种绿色慈善

龙树菩萨的故事
用赚来的暴利做功德是否如法

为什么不把贫穷卖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