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印度外道所立十八大经中“八论”之一。据百论疏卷上之下载,肩亡婆论乃简择诸法是非之论书,或谓此书即梵名 Mīmājsā 之印度古代论书,然现代学者乃根据 Prasthā nabheda,而谓“肩亡婆”实为“眉亡娑”之讹误。 p349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职位)禅林之语。劝化麻之僧也。...表示胜利之旌旗。若与敌人征战而获胜,则立胜幡。古代印度即有此风尚,故道场降魔亦树立胜幡,表示胜利。维摩诘所说...(术语)台家所立四土之一。声闻缘觉二乘究竟证果者,及地前菩萨,当生界外之净土也。此等人皆修空观之方便道而断见...全一卷。唐代善导着。全称劝一切众生愿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六时礼赞偈。又作六时礼赞偈、往生礼赞、礼赞。收于...【成就性及不成就性成就者及不成就者】 p0670 大毗婆沙论九十三卷四页云:问:谁成就?为法成就?为补特伽罗成...指心神死灭与否之言论,即佛教徒与反佛教徒之间,有关心神灵魂死灭与否之论争。盛行于南北朝时代。昔东晋慧远作沙门...(经名)一卷,吴支谦译。有梵志名迦罗。具足五通,能说法。阎罗王来听法,悲梵志七日后当死,死堕阎罗界。梵志惧,...(一)位于湖南衡山掷钵峰下,距磨镜台约半公里。创建于南朝陈废帝光大元年(567)。天台宗二祖慧思曾久居本寺,宣讲...(一)位于南京。东晋永和四年(348),谢尚捐舍自宅改建为寺,称庄严寺,或称塔寺。刘宋时,文帝曾临本寺设斋,后改...(饮食)生饭之异名。出众生食之略。自我饭中出他众生食之义也。...【诸佛相望有等有别】 p1360 俱舍论二十七卷四页云:诸佛相望,法皆等不?颂曰:由资粮、法身,利他、佛相似。寿、...优婆塞戒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
净法也是一念心生,染法也是由你心生,都是你现前的体性。这就鼓励我们,我们跟一切诸佛菩萨、跟地藏王菩萨,乃至我...
过去,佛陀曾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一日,斛饭王的长子摩诃男听说三个月的安居过后,佛陀就要继续到各地弘化游...人往高处爬,水往低处流。是必然的理则,否则将滞留停顿,终究迷失悔恨。 你们在小的时候,都曾梦想将来长大了,要...
昔日,世尊在负弥城随缘度化。有一天,佛陀告知阿难尊者一起前往波婆城,尊者回答:是的,世尊!阿难随即严整衣钵,...人保持健康,不仅要认识病从口入,而且不要忘了我们的老祖宗黄帝内经上开宗明义说的一句话「百病从心生」。你可以看...
持戒对修行很重要 学佛不论修何法门等,总以持戒为本。如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 修学者必须依佛戒,戒为无上...
善导大师举出了一个水火二河白道喻,这个白道喻非常重要。请看疏文: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为行者说一譬喻,守护...
舍卫国有位很富有的婆罗门,年老得子,但孩子长到六岁就死了。想想老年才得子,在幼子最可爱的时候,忽然失去了,他...
肩亡婆论
【佛光大辞典】
上篇:肥腻 | 下篇:肩次 |
清代曹洞宗僧。号了堂。江南甘泉(位于江苏)人,俗姓韩,为韩愈五十三世孙。参谒鼓山道源和尚,得其印可,继游圭峰...
麻头
胜幡
方便有余土
往生礼赞偈
成就性及不成就性成就者及不成就者
心灭不灭论
黑氏梵志经
福严寺
庄严寺
出生
诸佛相望有等有别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念诵地藏菩萨名号能离一切障缘

如法修行 如佛亲教
不要怕错,只怕不做

以至诚心供佛,获大利益果报
百病从心生

若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

大安法师:水火二河白道喻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