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台家所立四土之一。声闻缘觉二乘究竟证果者,及地前菩萨,当生界外之净土也。此等人皆修空观之方便道而断见思(谓四住也)之惑,故谓之方便,未修中观,随之无明之惑未尽,故曰有余。天台观经疏曰:“修方便道断四住惑,故曰方便。无明未尽,故曰有余。”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子题:婆罗门 资持记·释僧网篇:“四姓者,西土姓种,统之唯四:一、刹帝利王种,二、婆罗门净行,三、毗舍商贾,...以莎草结髻,原为古代印度奴仆之风习。于密教中,不动明王为如来之侍者,住于奴仆之三昧,故头发作七结之莎髻,“七...念诵,即想念持诵真言、佛名等;忌者,即不宜之义。据一字佛顶轮王经卷二载,如来告示金刚密迹主菩萨,若众生为求消...【无起】 p1042 集论五卷十五页云:何故此灭复名无起?永离此后渐生起故。...(人名)Kekaya,沙门名。译言何事。历代三宝纪八曰:宋明帝世,西域沙门吉迦夜,魏言何事。译大方广菩萨十地经等五...(术语)谓心王起时。对于无心位而言。小乘萨婆多部不许二心并起,故不论六识中何者动作时名为有心位。大乘许八识俱...比喻因缘运物犹如车轮。此乃因缘相继生起而无有限极,故以轮为譬喻。 p2303...谓穷尽无限未来之生涯、边际。与无限同义。多用于发愿之场合。盖为表示“法”之常住而假说未来际,如谓“过去无极际...修行之人欲得道果,必由教授知识以训诲,同行知识以策励,外护知识以资养;三者俱备,方能成就其功,故称善知识。(...(人名)昙无忏之略,此人立半满二教,以判一代教。...(一)梵语 paca vijānāni,巴利语 paca viānāni。五种心识之意。指眼识(梵 caksur-vijāna)、耳识(梵 ?rotra...(龙藏本)...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
观自在菩萨是指谁?依照字义来看,观是观察的意思。观是用眼去观,但这里不是以眼睛的眼,而是以心眼、慧眼的眼来观...快乐的人与忧郁的人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对逆境的反应和处理方式。设想你刚刚和朋友在海滩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回到...一切众生。自从无始一念妄动。而有无明。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起心动念。多造恶业。能为障碍。即障蔽自己佛性。业障...有人说现代人的嗔心很重,所以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了暴戾之气。所谓嗔,是个总名称,它的内容包括不满意、愤怒、怨恨...燕窝乃是东南沿海的一种叫金丝燕的鸟,用唾液伴海藻筑成的巢。当人把新婚之燕辛勤筑就在岩壁上的产房撬走后,它们便...
夫前之无始,后之无终。包太虚而无外,入微尘而无内。清净光洁,湛寂常恒。无生无灭,离相离名。在有非有,居空不空...过去,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天,波斯匿王在闲静处,作如是思惟:世间上有三种法,是可憎、不可爱、不可追...
慎独知于衾影,这就谈慎独问题。这个就进一步谈得细微了。修行最终是修我们当下这个心:自净其意,闲邪存诚。那这句...
方便有余土
【佛学大辞典】
上篇:方便假门 | 下篇:方便现涅槃 |
梵名 Vajra。乃药师十二神将之一。又作跋折罗、跛折罗、拔折鲁、和耆罗。意译金刚。主领夜叉众,守护佛法,为夜叉...
四姓
莎髻
念诵忌十五地
无起
吉迦夜
有心位
因缘轮
尽未来际
三善知识
昙谶
五识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菩萨有十种自在
对逆境的反应和处理方式
圆瑛法师:念佛能消业障
圣严法师《瞋心与慈心》
鱼翅燕窝背后的凶残

若论幻身,则生同傀儡死作尘土
老病死苦常随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