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僧。为宋真宗(997~1022 在位)时之人。曾住于五台山真容院,为晋水净源(1101~1188)之师。著有注金师子章一书,系法藏“金师子章”之注疏,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生卒年不详。 p325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云何而起寻思?谓起四种寻思,一名寻思、二事寻思、三自体假立寻思、四差别假立寻思。名寻思者,谓推求诸法名身句身...又名般舟三昧,因此三昧于成就时可以见到十方诸佛立于其前,故名。...(杂语)使比丘之卧法如师子也。中阿含经曰:世尊告阿难曰:汝卧当如师子卧法。尊者阿难白曰:世尊!兽王师子卧法云...【贯穿法无我性】 p1028 瑜伽八十卷二页云:云何贯穿法无我性?谓唯由一相可得所显故。此中可得者,谓卽于彼事道理...(杂语)对于青等五正色有绿等五间色。...(人名)昔有五王,共相往来,其最大者字普安,习菩萨行,余四小王常习邪行。大王欲度之,呼四王,共娱乐七日,及还...乃指实相一味之法。谓佛之说法虽随众生根机之差异而有二乘、三乘与五乘之分,然实质上为同一相、同一味,故称一相一...有,“存在”之义。三种有,指三种存在之法,即:(一)相待有,如对长而有短,对短而有长;对境有心,对心有境;又如...(1179~1253)宋代僧。四明奉化人,俗姓张。号大川。少即沉厚,探绎佛书。年十九,就香林院文宪剃度受戒,修持戒律...无漏界者,诸漏永尽,非漏随增,性净圆明,故名无漏。界是藏义,此中含容无边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义,能生五乘世出...(杂语)心愚根性钝者。行事钞中之四曰:若论事忏,属彼愚钝。文类曰:凡小易修真教,愚钝易往捷径。...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
当我们修习四念处之后,接下来应该要修助行四正勤。四正勤有四个法门,能使我们不断地进步。这四个法门可以会归为二...下面要讲一件真实的事情,来和大家互相勉励,我们内心如果有生气、怨恨的一口气就要趁早放下,因为现在不放,到临终...剩菜的故事是说:一个小康家庭,父母生了三个儿女,丈夫工作,儿女读书。丈夫一回到家,都跟太太说:「你真幸福,一...
修行人的相有多种。现在讲一个出家人,叫做持律,是民国时期的人。他以前在天台山时,负责管理蜡烛。他很笨。有一年...过去在一座深山里,住着一只猕猴,这只猕猴不但有过人的力量,更有着出众的智慧,同时心中时时怀着普济众生的悲愿。...
佛源老和尚,湖南桃江人,18岁时从益阳会龙山栖霞寺智晖上人出家,次年就读于南岳祝圣寺佛教讲习所。1951年至云门寺...
问: 顶礼法师,请问佛法中有提到顺星、犯太岁吗?弟子学习文钞及经典均未见此说法,窃思佛弟子似不应参与。 宏海法...
1、佛陀与父亲净饭王 《菩萨睒子经》云:人有父母,不可不孝;道不可不学。济神离苦,后得无为,皆由慈孝、学道所致...
承迁
【佛光大辞典】
上篇:承远 | 下篇:承露盘 |
【二相成可乐性】 p0038 瑜伽九十九卷二十页云:又由二相,成可乐性。一、体彼有德而尊重故,二、荷彼有恩而慰...
四种寻思
佛立三昧
师子卧法
贯穿法无我性
五间色
普安王
一相一味
三种有
普济
无漏界
愚钝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已生的恶法令断,未生的恶法令不生
临终恶习突现 助念劳而无功
剩菜的故事

修行人的心一定要直
猕猴与猎人

「真铁汉」佛源老和尚的禅门棒喝

佛法中有提到顺星、犯太岁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