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1688)清初僧。属日本黄檗宗。福州府镇东卫(位于福建)人,俗姓朱。字独吼。幼师事嘉福寺云涧弘公,年二十,与云涧同参黄檗山隐元隆琦。顺治十一年(1654)随隐元东渡日本。后又随隐元移住宇治万福寺,获选担任堂司之职。未久,再受举为监院,日夜摄众,孜孜扶化。宽文十一年(1671),于五云峰创建汉松院。元禄元年十一月十六日示寂,世寿六十五。寂前遗偈:“我是西来吼比丘,扶师东海振宗猷,化缘酬尽超空去,在处晏然得自由。”著有五云别集四卷行世。[黄檗谱略、续日本高僧传卷五] p323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ksetra-kāya。华严宗所说融三世间十身之一,即器世间。于华严宗认为有情众生所依之国土,乃毗卢遮那如来正觉...(术语)谓心心所等事理之五法尽为唯识也。其所以然者,以心为识之自相故也。乃至无为为识之实性故也。...见,所见;闻,所闻;疑,虽无见闻而心疑其有。此三者戒律学上称为三根。据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之二载,若有人...【平等受用】 p0533 瑜伽九十九卷二十页云:若所受食,不偏精妙,亦不偏多。共食所食。显露而食。不私密食。乃至唯...又作如来五种说法。谓佛以言说、随宜、方便、法门、大悲等五力而说法。(一)言说力,谓如来虽以言音宣说三世、世出世...(术语)简别于别时法之念佛,不择行住坐卧四威仪。昼夜不断之念佛,称为寻常念佛。...(927~988)天台第十六祖(一说十五祖)。高丽国人,俗姓尹。字惟远。后唐明宗天成二年生,有异相,顶有肉髻,眉长...无常,谓一切事物之生灭流转无静止之时;迅速,则言其移变之快速。杂阿含经卷四十七(大二·三四五上):“诸比丘!...(杂语)本师之对。汲一宗一派之法流而汲其末流之子弟也。...梵语摩诃衍,译作大乘。大,简小之称。乘,运载之义。灰身灭智,求空寂之涅槃之教为小乘,开一切智之教曰大乘。...(杂语)劫为分别世界成坏之时量名。万劫者,经世界成坏一万,言时之极长也。...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
念佛一定是有感应的。感是我们信愿持名为能感之机,应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四十八大愿弥漫在虚空法界的光明、愿力,就...
在临终救亡修法时,《地藏经》是讲事,普度一切众生,因此你对社会上一般没信三宝,或信而不恳切,闻到、听到对这一...我们悦众菩萨就必须要具备这样的精神。有很多人跟我讲:师父啊!我还小,我懂得太少了,我没有力量,度众生的事,师...
有一个观念大家要了解。我们有情众生,特别是佛弟子,当然强调离苦得乐,我们希望今生的生命,乃至于来世的生命,能...问:我受了五戒修持净土,现在早晨诵楞严咒。有的佛友说,这是杂修,但我已经在佛前发誓,一天诵楞严咒一部。请师父...问: 末法年代是怎么回事? 成刚法师答: 佛说正法五百年,正法就是有教,有修,有证。在佛那时代,无论出家还是在...天凉了,不少人表现出怕冷畏寒的现象,其实大多是因为气血不调而产生的人体非正常体征,除了药物治疗外,实际上如果...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这四种是根本。行的时候应常念:人终究是会死的,不一定活到八、九十...
性狮
【佛光大辞典】
上篇:性虚空十义 | 下篇:性罪 |
以食味比喻法义,谓依文生义,犹如依食生味。或谓义者言义,味者趣意,即指言与意。 p5569...
国土身
五法事理唯识
见闻疑
平等受用
五种说法
寻常念佛
义通
无常迅速
末弟
大乘
万劫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念佛一定是有感应的

这时显现出来才叫真正业障重
圣严法师《永怀成就众生的弘愿》

祸福相依,福报不可享尽
修净土法门还可以诵楞严咒吗?
末法时代是怎么回事
九种极好的补气补血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