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依本身所信仰之教派而判别教理。如华严宗依华严经将佛陀一代之教说判别为十宗。反之,若系依义理而判别教派,则称为依宗教别,如华严宗所立之五教,及天台宗所立之八教即是。 p305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不平等食】 p0327 瑜伽二十三卷十八页云:不平等食者:谓或极少食,或极多食,或不宜食,或不消食,或染污食。...(人名)Aniruddha,旧称阿那律,阿那律陀,阿泥卢豆,阿泥噜多。译曰如意无贪。新称阿泥律陀。译曰无灭如意。佛十...(术语)向上之那一句。子者语助。景德传灯录十四曰:药山上堂曰:我有一句子,未曾说向人。道吾出曰:相随来也。此...指藉禅定之力可透见障外之色,照了诸法。即不依肉眼,亦不依天眼,由定力之故,能照见他方佛国诸佛及佛土之庄严,或...【非顺结法】 p0714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非顺结法云何?谓一切无漏法。...(名数)息灾者甘木,降伏者苦木,增益者果木,敬爱者花木,钩召者剌木。...(譬喻)恒河沙之略。【又】台宗所立三惑中尘沙之惑亦云恒沙。净名经三观玄义上曰:见思恒沙无明之惑。...(经名)一卷,失译。集经论中之种种因缘法义。...(?~1388)明初临济宗僧。松江府(江苏)华亭人,俗姓张。号唯庵。幼从无用贵禅师剃发出家,遍叩诸方后,于千岩元...坐法之一。凡三种:(一)出自不空罥索经卷九、慧琳音义卷八、希麟音义卷二等,即先以左足压右股,后以右足压左股,两...【遍行心所】 p1124 成唯识论五卷十七页云:论曰:六位中初、遍行心所、卽触等五。如前广说。此遍行相、云何应知?...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十小咒...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
有些人不进禅堂来,反正一天到晚有饭吃,无所谓。年青人不发道心,死又没有我年轻人的份,死都是死老鬼,却不知「黄...
古来人跟我们这样讲的:顺境,你可要注意了,这很危险,容易堕落;逆境是增上缘。古人形容顺境与逆境是怎么比方呢?...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 净土法门的施设,就是因为它面对的是九法界众生,所以要把九法界众...
大珠慧海向马祖道一求佛法,马祖告以:「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 这是指出每一个人的内心...
修任何法都要注意三个方面,修任何法门都好,首先是发心,然后是修行,第三就是回向,这三方面都是需要的。 发心很...
父母,祖父母乃至亲人长辈老病时,我们能以饮食,医药,衣服,种种必须品供养之,用心护理使不漏洞,供养的每一天,...剃除须发,身著染衣是佛教僧侣最显著的标志 剃除须发的出家仪式,自佛世至今二千多年来都没有改变,但是在僧服却依...
用功人有两种难易:(一)初用功的难易,(二)老用功的难易。 初用功的难偷心不死 初用功的通病,就是妄想习气放不...
依教分宗
【佛光大辞典】
上篇:依草附木 | 下篇:依通 |
(术语)梵名斯陀含Sakṛdāgāmin,译曰一来果或频来果。声闻四果中之第二果也。一来者,欲界之人与天一往来之义也...
不平等食
阿那律
一句子
心眼
非顺结法
五种护摩木
恒沙
三慧经
德然
吉祥坐
遍行心所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信心铭

解决了生死,父母的恩才可以报

逆境是当头棒,顺境叫脑后针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

一切具足,何假向外求觅

发心的重要性

悲田供养获极大功德福报
中国僧服知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