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1165)南宋僧。北印度末光闼国人。栖止鸡足山,诵诸佛密语,有大神通。绍兴(1141~1148)年间,偕从弟三摩耶悉利等七人来中土,登清凉山礼文殊菩萨,并游灵岩礼拜观音菩萨。于济南建文殊真容寺,留弟主之。又至棣州建三学寺居之。南宋乾道元年示寂,享年六十三。[补续高僧传卷一、佛祖历代通载卷三十一、释氏疑年录卷八] p283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名 Upāsaka-?īla-sūtra。凡七卷,或五卷、六卷、十卷。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北凉昙无谶译(426)。收于大...又称感应寺。位于韩国大王岩附近之东海岸边。乃韩国之第三十一号史迹。新罗统一后至第三十一代神文王为祈求其父文武...(传说)佛在波罗捺国为四众说法,时空中有五百雁闻佛音声爱乐之,来下世尊所,时有猎师设罗,五百雁罹于罗,为猎师...又称第三时教。乃法相宗所立三时教之一,谓佛陀一代之圣教可分类为三时,其第三时即称中道教。于此时之中,佛陀普为...(术语)谓已断三界之见惑,尚未断欲界之修惑也。预流一来之二果,未离欲之圣者也。...以额上之珠譬喻人人本具之佛性。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七载,有一力士与他人搏斗,以头相触,眉间之金刚珠遂没入肤中,该...(杂语)Laksa,又曰洛叉、洛沙。数量名,十万也。如意轮陀罗尼经曰:一洛叉。唐云十万数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洛...【粗恶语增上果】 p1474 瑜伽六十卷五页云:若器世间、其地处所、多诸株杌荆棘毒刺凡石沙砾,枯槁无润,无有池沼,...梵名 Jyotiska,巴利名 Jotika。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一说瞻婆国人。佛弟子之一。又作聚底色迦、殊底色迦、残底墙...【末那三位】 唯识宗依修行阶段的浅深,而在末那识中立有三阶段,称为末那三位,一、人我见相应位:如凡夫、二乘有...又作相土自在所依真如。十真如之一。此真如远离增减之执,随染、净而无所增减,为十地中第八不动地所证之真如。又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吾人生在世界,不只是要从自然界的万物得到自身生活之所需,而更要人与人之间的团体──家庭、社会、国家以至世界皆...舍卫城中,有一大臣名为须达,因乐善好施,常帮助孤苦无依的人,所以城中人民皆尊称他为给孤独长者。长者见佛闻法后...口业如果能守得清净,功德是无限量的,其果报美好难思议,简要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口业守得好,在大众人群,能让...装的快乐多了,郁闷自然就少; 装的简单多了,纠结自然就少; 装的满足多了,痛苦自然就少; 装的理解多了,矛盾自...
往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有位名叫生漏的梵志向佛问讯,恭敬地说:佛陀,独处闲居,真是辛苦;独居修道,要...
带业往生它是有条件的:这个业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续,它不能是一个活络的业力!带业往生它必须是一个沉淀的业力,就是...
要抓住散念,时时念佛。在工作或生活当中,行住坐卧,以及在做不用脑力的事情时,都要念佛。比如扫地,不用脑筋。你...
(一)对治生死业障。 那佛陀陪着我们成长,要处理的第一件事就是生死业障,因为这个是最务实的。因为这种业障一来...
吽哈啰悉利
【佛光大辞典】
上篇:吽吽 | 下篇:阿欧 |
又作约心观佛、理持念佛。即住于心佛同体之观而念佛。此乃四明知礼基于无量寿经第八像观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
优婆塞戒经
感恩寺
五百雁闻佛法生天
中道教
未离欲
额珠
落叉
粗恶语增上果
树提伽
末那三位
不增减真如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五戒善法为做人应知应行之原则
福田殊胜的祗树给孤独园
如本法师:守口业的果报
人心就像一个容器

佛为生漏梵志说法

为了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这两件事

抓住散念,时时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