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drsti 或 dar?ana。音译达利瑟致。观视、推度之义。指由眼所见或推想,而对某事产生一定之见解。意谓见解、思想、主义、主张。有正见、邪见等。
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五谓“见”有观视、决度、坚执、深入四义,及照瞩、推求二义。又依俱舍论卷二、卷二十六所载,“见”分五染污见、世间正见、有学正见、无学正见等八种。五染污见指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世间正见指生得慧、闻慧、思慧、修慧等有漏慧;有学正见指有学身中之各种无漏见;无学正见指无学身中之各种无漏见。盖俱舍宗以此等皆为慧之性,先审虑而后决度,故称为见。其中,五染污见为不正见,其余皆属正见;前者系由上举见之四义及二义,故称为见。
又世友论师以眼取色境,有观照之作用,故主张眼根能见,称为根见家,是说一切有部之正义。大众部及成实论卷四主张眼识能见,称为识见家,大乘则取根识和合见之义。复次,唯识家广称八识心王及心所能缘之行相为见分,或相当于观视之义。
经论中多依推度之义,将“见”分为二见、七见、十见等各种类别。(一)二见:有见与无见,或断见与常见。此乃五见中之边见。(二)七见:(1)邪见,否定因果之理。(2)我见,执实我之见。(3)常见,执于身心常住不变。(4)断见,执于身心断灭。(5)戒盗见,又作戒禁取见,执着不正确之戒律。(6)果盗见,执着由邪行所得之结果为正确。(7)疑见,怀疑真理。(三)十见:五见加贪见、恚见、慢见、无明见、疑见等,则成为十见。
此外,非佛教之错误见解,有四见、六十二见(梵网经所说)等。四见,乃网罗一切外道之说,即所谓四句分别。如:世界是常住、世界是无常、亦常住亦无常、非常住非无常等四者,此皆错误之见解。又主张邪因邪果、无因有果、有因无果、无因无果等四种错误之见解,亦称四见。[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卷二十七、十卷本楞伽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七、大乘起信论、品类足论卷三、大毗婆沙论卷十三、卷四十九、成实论卷十、杂阿毗昙心论卷一、成唯识论卷六、成唯识论述记卷三上、大乘义章卷六、华严孔目章卷二](参阅“一水四见”27、“二见”198、“十随眠”499、“五见”1099、“因果”2293) p2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