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大梵天王之宫殿。在色界初禅之梵辅天中。俱舍论八曰:“于梵辅天处有高大阁名大梵天一主所居非有别地,如世尊处座四众围绕。”往生要集上本曰:“忉利天上亿千岁乐大梵王宫,深禅定乐。”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物名)真言修法者臂所悬之环钏也。苏悉地供养法下曰:其臂钏者作二十五金刚之结,中置一珠,两头各一。...(譬喻)譬声闻缘觉之二乘。大品般若经十五曰:须菩提!譬如狗不从大家求食,反从作务者索。须菩提!当来世间善男子...【显了】 p1466 瑜伽八十三卷十六页云;显了者:谓能显示若不永断不遍知等,成过患故。...【亲近善士】 p1385 法蕴足论一卷十九页云:云何为善士?谓佛及弟子。又诸所有补特伽罗,具戒具德,离诸瑕秽,成调...六根加六尘,合称为十二处。处是出生之义,由六根六尘出生六识。则六根、六尘、六识便合成十八界。...(一)系天台大师智顗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八之说所立者,谓一切众生无不具此三因佛性,此因若显,即成三德妙果。(...亦名:含注戒本疏行宗记、戒本疏行宗记、行宗记 子题:化分两学、制列二持、止业实乃行宗 行宗记·释疏序:“心随物...【四不定识俱不俱分别】 p0466 成唯识论七卷三页云:四皆不与第七八俱。义如前说。悔眠唯与第六识俱。非五法故。有...(杂语)心念佛而空不放念之意。法华经普门品曰: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藏传佛教觉囊派的学说。12世纪时,该派始祖裕摩不动金刚创立。14世纪,其九传弟子笃补巴慧幢著《山法了义海论》,依...(术语)生即无生,无生即生。是诸部般若之所说。三论宗之极意也。俗谛谓为生。真谛谓为无生。然俗谛之生无实生,是...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僧伽吒经...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禅这个词含义很广泛,有世间的禅,有出世间的禅,有祖师禅,有如来禅。 那么我们说禅是什么?从根本意义上禅就是佛...苏城是带着父母的厚望出过留学的。 苏城的父母一直为自己没能好好读书抱憾,就把这份期望都寄托在苏城身上。苏城很...
假设一个人,不发广大心,也不立坚固愿,整天人家共修,他也来共修;打佛七,他也来打佛七,这样子纵经尘劫,依然还...
佛陀和弟子们们每日托钵乞食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吗?其实托钵乞食是为了给众生一个增长善根的机会,使施主得到大福...
学统 唯识宗,又称法相宗。说明万法唯识所显及分析诸法相状。 佛灭后九百年顷,弥勒菩萨应无著之请,说了《瑜伽师地...
女人要学做聪明的女人,懂得男人的进退,也懂得给自己储备后退的路,把握男人不是只抓住他的胃就可以了,更重的是要...几乎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总有数不清的不如意伴随在你我身边,所谓愁与恨、悲与苦、烦恼与失望、坎坷与...
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
大梵王宫
【佛学大辞典】
上篇:大梵寺 | 下篇:大梵天王 |
指外在世间绝对不存在之现象。如兔之角、龟之毛,推究其事相,毕竟为虚妄不实之事。不同于“毕竟空”,毕竟空系就宇...
臂钏
痴狗
显了
亲近善士
十二处
三因佛性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
四不定识俱不俱分别
心念不空过
他空见
生即无生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念佛就是无与伦比极为深妙的禅
孝顺父母不能等

修行跟上班不一样

一钵水使其福运增长

各宗要略——唯识宗

六种败夫的女人
人生有七件事千万不能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