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宋代临济宗汾阳善昭禅师为指导学人所设立之三种机法。据人天眼目卷二载,善昭以颂表示汾阳之三诀,谓即使明了佛道之衲僧,亦难以辨别其秘诀。第一诀(大四八·三○七上):“接引无时节,巧语不能诠,云绽青天月。”意谓接物利生不分时节,亦无须思量分别。第二诀:“舒光辨贤哲,问答利生心,拔出眼中楔。”意谓以自己之本分、真实之处来辨别世之贤圣,又往来挨拶、问答商量,可令学人袪除心中疑窦或执着而趋向佛道。第三诀:“西国胡人说,济水过新罗,北地用邠铁。”意谓犹如达磨之说法,一无滞碍;又如济水流入新罗,奔流而下,其势速疾;亦如身处北地,以邠铁制刀,自在而方便。 p298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染污】 p0877 杂集论三卷十四页云:云何染污?几是染污?为何义故,观染污耶?谓不善及有覆无记法,是染污义...夜摩天,在欲界天之第三重。...乃成实宗用以比喻诸法无我之语。谓五蕴之诸法皆为假和合之体,而非如凡夫所思惟之有实体者。 p5534...恼者,忿恨居先瞋之一分心戾为体,高暴粗言所依为业,生起非福为业,不安隐住为业,高暴粗言者,谓语现兇疏切人心腑...(术语)弥陀如来立四十八愿而成极乐,以救一切众生。见无量寿经上。...禅林用语。因草深而迷路者,引申为陷入第二义门之人。碧岩录第三十六则之夹注(大四八·一七四中):“不可落草,故...(经名)说释尊往昔为阿兰那梵志,后出家说无常,以利益无量人天之往因。摄于中阿含经四十。...问何故诸蕴如是次第?答由识住故,谓四识住及识,又前为后依故,如其色相而领受故,如所领受而了知故,如所了知而思...(名数)体性羸弱,不可记善,不可记恶者,曰无记性。此无记有二种:一、有覆无记,惑障之极微弱者,惑障隐覆圣道,...(一)即指通常之理法。肇论(大四五·一六一中):“夫涅槃之道,妙尽常数,融治二仪,荡涤万有,均天人,同一异。”...系出自大日经卷五秘密漫荼罗品之偈颂。又作能生诸佛偈。颂文为(大一八·三一上):“能生随类形,诸法之法相,诸佛...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
我们什么时候能证道呢?这就全在于我们的信心,在于我们的用心了。 学,是为了让我们得到解;解,是为了去落实。如...心中有大爱,才有明朗、温馨的人生。大爱就像温暖柔和的阳光,普照大地众生。 有一则童话故事是: 一个小山村里,住...
在中国晋朝有一位昙翼法师,前生是一只山鸡,今生却得以投生为人而修成正果。云何山鸡能投生为人?原来每当法智大师...
闻信净土来念佛的人真的很少,即便闻到了净土,念念佛的人也不多。我们是真的念佛人吗?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能不能...
《地藏经》的当机众全是大菩萨示现 如果你念地藏王菩萨,唉啊!地藏王菩萨是菩萨,不如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比地藏...
【原文】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灭不常。或一岁二岁,或一十二十,幸而至四十五十亦难矣。虽有至七十者,古来...有则寓言故事说,有位穷困的老僧,自知无福,希望透过培福让来生得到好果报。 可是他没有物品可以布施,于是就把衣...问: 在修行中要修忍辱,可是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如果切身利益真的受到很大的损害,该如何对待才如法如理? 大安法...
汾阳三诀
【佛光大辞典】
上篇:汾阳三句 | 下篇:汾阳五门句 |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佛在宝华殿,德严华菩萨问:何等是新学菩萨恶友宜远离者?佛言无如乐二乘之人,宁堕地狱,...
染污
焰摩天
瓶体无实
恼
弥陀本愿
草里汉
阿兰那经
蕴次第
二无记
常数
如来发生偈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要学会和佛的心相应
猎人与猴子

持诵《妙法莲华经》的不可思议公案

修学净土法门要有大丈夫的气概

《地藏经》是什么样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