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三卷。明代为霖道霈着。收于卍续藏第五十九册。佛祖之道,至高无上,甚深难测,欲行佛道,有其顺序。历来禅门中特重四十二章经、佛遗教经、沩山警策等三书,总称为佛祖三经。其中,四十二章经、佛遗教经为学佛之初门、启蒙之宝训,为禅林僧徒所必习之基本典籍;沩山警策则为近代僧徒之警策,乃禅徒须铭记遵守之教训书。古来有关此三书之注疏不少,然皆无法满足学人,故鼓山永觉元贤之法嗣为霖道霈于顺治二年(1645)着此指南书,以为学人修习佛道之津梁。(参阅“佛祖三经”2652) p265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不摄耳听法戒、诈惊张戒 行宗记释云:“释名中,古解,即光师。彼实曾闻,而云始知,故云诈惊张。于义虽然,...(杂名)略名愿文。法事之时述施主愿事之表白也。...禅林用语。瞎,谓盲目;屡,通“娄”,谓愚昧;生,指人。原指目盲愚痴之人,引喻为对法无见识者。又作瞎驴、瞎汉、...禅林用语。因草深而迷路者,引申为陷入第二义门之人。碧岩录第三十六则之夹注(大四八·一七四中):“不可落草,故...(书名)隋书经籍志曰:五行家有灶经十四卷。梁简文帝撰。...(杂语)意生化身之误。...【出世清净离欲增上】 p0484 杂集论五卷七页云:出世清净离欲增上者:谓所建立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由此永...位于江苏吴县。唐文宗太和年间,以刊石壁经而闻名于世。刺史白居易尝作碑记之。石壁在本寺寺西,即广德法华院之西南...(菩萨)Tārā,是观音院之一尊,即多罗观音,莲华部之部母也,观音,有定慧之二德,毗俱胝主其慧德,多罗主定德。...为置于寺院之外椽,或桥之栏杆等柱头上的装饰。因其模拟如意宝珠之形状,故称拟宝珠。其起源不详,盖系由原置于佛塔...【有体】 与无体相对,为有实体之法。有部宗立七十五法,成实宗立八十四法,法相宗立百法,为有体之法。其中有有形...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
非浊者,云有则不受一尘。非清者,云无则不舍一法。无背者,纵之则无所从去。无向者,迎之则无所从来。言即此灵明湛...1. 四圣谛 谛(satya)的含义是实在、真理。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谛,是对人生现象的评价和解脱痛苦的指示。四圣...一般人总以为佛陀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想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其实,佛陀也有无奈的时候。 有一个坏人名叫干达多,...
诸位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只要你的师父还在,你不要说你师父是什么菩萨示现。因为人家会问说:那你怎么知道呢? 你...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就在于它是个极特别的法门,不是常规的法门。所谓佛说八万四千法,法法都是圆满究竟易成的,但...
古大德常讲,修行人三常不足,要少睡、少吃、少穿。因为多多地需求,都是长养爱欲的方便。我们每天前后夜修行,中夜...问: 皈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皈依了以后,还能不能够喝酒、吃肉?因为这个原因,不敢皈依了。 开愿法师答: 这也是...
从过去佛到现在佛,诸佛关于佛教的教义,有一个概括,大家都很熟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前面两句话,对...
佛祖三经指南
【佛光大辞典】
上篇:佛祖三经 | 下篇:佛祖乞命 |
谓如舌根。应说其相。...
恐举先言戒释名
发愿文
瞎屡生
草里汉
灶经
意性化身
出世清净离欲增上
重玄寺
多罗菩萨
拟宝珠
有体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吉祥经

自性无对立,凡夫妄分别
佛教基本理论
佛的无奈

【推荐】你怎么知道你师父是菩萨示现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殊胜利益

我们哪天离开过这具骷髅
【推荐】皈依后还能喝酒吃肉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