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位于河南光山县城西南净居山。又称梵天寺。据北宋苏东坡考证,天台鼻祖慧思曾与智顗结庵于此。唐神龙年间(705~70...(真言)念十一面观音时之诵文,密教所用,有大小二咒。...【无执受大种】 p1071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七卷十三页云:无执受大种者:谓过去未来及现在一分有情数摄,并三世一切...北周译经僧。优婆国人。又称称藏。为阇那耶舍之弟子。与同学阇那崛多游东土,入长安。武帝时为大蒙宰(相当于吏部尚...【阿赖耶】 或阿梨耶。起信云:以依阿梨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真谛就名翻名无没识,...(?~1287)宋代僧,属临济宗杨岐派分支破庵派。婺州(浙江)人。号雪岩,世称雪岩祖钦禅师。五岁时为沙弥,十六岁...(譬喻)譬身为危城也。归敬仪中曰:大圣垂训,法喻所归,止在诫约身心无逸欲。或比行厕画瓶,或拟危城杯器。涅槃一...梵语 naraka-pāla。即指地狱之鬼卒。又作地狱卒、那洛迦卒。即于地狱呈现牛头、马头等可畏形相,而迫害呵责罪人之...若萨璎络本业经云六慧: 一、闻慧 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因谓中道之理,知一切法,离二边相,故名闻慧。 ...【阿那含向】 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谓此人将入阿那含道,未至本位,不称为果,但称为向,言其从此向第三果也。...只能接受小乘教法的根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何可谓不遵父吃肉之命为不孝乎?设汝父一旦发狂,谓汝言:我很爱汝,汝当割我身...世界又可分为几层次:个人世界,众生世界,佛世界。个人世界又可分为内在的自心世界,及身体所属的业报世界。 首先...佛言。昔者为盐楼王。有弘普之慈诸堕罪狱者。王尽现之。王曰。汝等何为是间。罪人对曰。我等死时。不知如行。诸恶自...
千万不可怀疑,怀疑即是自误,其祸非小。况离此苦世界,生彼乐世界,是极快意之事,当生欢喜心。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养生一词始见于《庄子内篇》。所谓养,就是保养、养护的意思;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养生术,就是根...
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 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两位圣者与我们中国人有很深的法缘。尤其他们...
四月初八,为释迦牟尼佛降诞之日,寺院多举行浴佛法会。按照唐义净三藏翻译的《浴佛功德经》(也作《浴像功德经》)...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人愤怒的那一个瞬间,智商是零,过一分钟后才慢慢恢复正常。 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
有体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有体】与无体相对,为有实体之法。有部宗立七十五法,成实宗立八十四法,法相宗立百法,为有体之法。其中有有形之物质,有无形之心识,有因缘生之有为法,有非因缘之无为法。
上篇:有边无边论 | 下篇:自内证 |
(物名)大悲之摩竭幢也,于幢头安摩竭幢,故名摩竭幢,以标爱金刚之三昧也。五秘密轨曰:爱金刚摩竭幢为大悲金刚锁...
净居寺
十一面真言
无执受大种
耶舍崛多
阿赖耶
祖钦
危城
狱卒
六慧
阿那含向
小机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以肉来行孝乃无知之人之作为
圣严法师《内在的自心世界》
阎罗王派到人间的五个使者

怕死之心与阿弥陀佛大愿相悖
佛教的养生理念

救世大悲观世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