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用语。又作圣教量、声量、正教量。三量之一,四量之一。即于因明论式中,随顺圣贤所说之言教,依此而量知其义。依据瑜伽师地论卷十五之记载,至教量可分为三种:(一)不违圣言,谓圣弟子所说,或佛自说之经教,辗转流布,至今不违正法,不违正义。(二)能治杂染,谓随此法善修习时,能永调伏贪、瞋、痴等一切烦恼及随烦恼。(三)不违法相,即不违反诸法之相。然若于无相增为有相,执著有我、有情命者、生者等类,认为生命为常住或断灭,执着诸法为有色或无色,或于有相减为无相,或于决定立为不定等,均为违反诸法之相;反之始为不违法相。[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大乘义章卷十、百法问答钞卷二](参阅“三量”633、“圣教量”5582) p254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阿难陀言。云何智者于处善巧?佛言。智者于十二处。如实知见。是处善巧。谓如实知见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佛之力用。佛具有二智,故亦称智力;以方便智能摄化众生,故亦称方便力;显示由佛果而起之力,故又称愿力。法华经方...【外分力】 p0492 瑜伽五卷八页云:外分力者:谓诸佛兴世,宣说妙法,教法犹存,住正法者,随顺而转,具悲信者,以...(术语)通于事理而无壅也。金刚经曰: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无量寿经下曰: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脱离烦恼之垢染的清净法眼。...禅家一月九次上堂,即每三日上堂一参,是为九参。参者,咨参请益。[禅林象器笺卷十一] p144...亦名:受日心念法、心念受日法、受七日心念法 行事钞·安居策修篇:“心念法。(一、明缘法)十诵,五种人,谓独住...梵语 kadamba,巴利语同。意译为条茎。又称迦昙婆树。系产于印度之乔木。六月左右开花,气味芳香,花呈球形,色白略...(术语)安住于空理与物无诤也。佛言须菩提得无诤三昧。...(术语)对于内证而言。有一本体由此而现于外之作用也。申言之,即应机而示现说法神通等之用也。大乘义章二十末曰:...又称摄引、接化。为引导摄受之意。谓诸佛菩萨引导摄受众生,或师家教导引接弟子。于净土宗,指阿弥陀佛引导众生,众...●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阿修罗,是梵文音译,汉译佛经中还译为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落、阿须伦、阿须轮等。意译为非天、非同类、不...
问: 往生与否,关键看这个人是否在具足信愿的条件下念佛。那么如果一个人在平时,因生起过猛利的厌离心和欣求极乐...
佛陀在世时同游恒河两岸,传扬佛法。有一次,佛陀游化到末罗国的某个村庄,由于当地都是婆罗门教徒,所以当他们得知...〈广开如意门〉 ◎一家人恶缘相会时,怎么办? 父女、母子性情不一样,想法又相反,大家恶业障聚在一起,有怨又不能...
对于心的真正本质,我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因为它就在那儿。通常我们会把心的真正本质想得很高深。虽然我对这方面没...
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
以佛教的立场来看,杀人的定义,包括杀别人与杀自己。无庸置疑,杀人不是慈悲的行为,佛教也不允许自杀,因为自己也...一天晚上,我去看望一位遭人诬陷的朋友,吃饭时,朋友接了个电话,我听出来是有人要告诉朋友诬陷他的人是谁,朋友说...
至教量
【佛光大辞典】
上篇:至高神 | 下篇:至节陈贺 |
(术语)三谛中之空谛。谓一切法非灭却,然后始空也。一切法无体空寂,故云即空。般若心经曰:色即是空。玄义四曰:...
智者于处善巧
佛力
外分力
通达
离垢眼
九参上堂
安居受日心念法
加昙婆树
无诤
外用
接引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什么是阿修罗

曾经信愿持名,后来退转不念了能否往生

塞住井水的婆罗门
【推荐】妙莲老和尚《解惑叮咛语》

心的本质简单到无法想象

《金刚经》精华的40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