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由有漏因所招感之果报。如人间、天上乃至地狱等三界六道,皆为有漏之果报。相当于四谛中之苦谛。(参阅“四谛”184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切如来所说义智】 p0015 瑜伽八十八卷二十一页云:由二种相,一切如来,所说义智,皆应了知。何等为二?一...(人名)唐吉州青原山行思禅师。出家后,诣曹溪谒六祖。祖深器之,为会下之首。师既得道,住青原山静居寺。僧问:如...【受用遍知果】 p0730 显扬五卷三页云:受用遍知果者:谓卽于所证法中解脱智,及广为他开示演说分别。...为唯识宗所说“法处所摄色”五种之一。指分析虚空、青、黄等不具质碍性之显色及明、闇、光、影等空界色而令至物质之...诸佛欢喜的日子,即农历七月十五日,因此日僧众结夏安居完毕,人人道业增进,所以诸佛欢喜。...【静心与不静心】 p1378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一卷十一页云:不静心者:谓染污心。不寂静相应故。一切烦恼,皆不寂静...(杂名)又作摩楼迦,摩娄伽。...小乘阿毗达磨将一切有为法分为三聚,即色法、心法、非色非心法。其中,既非四大所造成(非色),亦非与心相应(非心...(杂语)以金泥所写之经文也。...(书名)梁宝唱撰。其书逸而不传。才见残编。又义净三藏有翻梵语一卷。...行事钞·持犯方轨篇:“就人,七众相望,乃至大比丘戒,无愿毗尼最胜。” 资持记释云:“前(二持就位优劣)通凡...佛说弥勒下生经...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广论》上说,菩萨能够不顾惜自身一切的生活资具,包括财物、饮食、衣服、卧具等。面对资具菩萨必须有两个心态:第...
吃苦了苦,苦尽甘来;享福了福,福尽悲来。 世事生生息息,福祸相生。老子早就有过事物都可以相互转化的说法:有无...意思是乞士,称呼年满20岁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出家人。比丘要受具足戒,即对正式出家的佛教徒规定的较完整的戒律。...
本心若虚空,清净无一物。 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 五彩图圣像,悟真非妄传。 扫雪万病尽,爽然清凉天。 赞此功德...
人们通常认为快乐离不开财富,因此为了争取得到更多的物质,有的人会不惜一切手段。种种不善的行为,目的只是一个追...
净土宗的道理是他力门、果地教,整体而言,净土法门修行的理论,就是要你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你必须专一心念...
有人认为有情世界不能离开禅还好懂,因为他是有情,但一切法是包括十法界依正庄严。五阴实法、众生假名、依报国土,...
有人想:我是生存在现代社会的现代人,难道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吗?难道我不能尽情地谈论政治、战争、经济、体育、文...
有漏果
【佛光大辞典】
上篇:有漏定 | 下篇:有漏法 |
(术语)善恶之业,必引苦乐之果,如天道之自然,故曰业天。儒所谓天道,即佛之业道也。无量寿经下曰:天道自然。日...
一切如来所说义智
行思
受用遍知果
极迥色
欢喜日
静心与不静心
摩鲁迦
非色非心
金字经
翻梵语
二持就人优劣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功德是被自己的后悔心破坏的

【推荐】吃苦了苦,苦尽甘来
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

穿越生命的地狱--舍弃与坚韧

法乐之乐才是无穷而长久的甘味

【推荐】如何把弥陀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功德

禅宗是佛法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