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有暴流。为四流之一。有,谓因果不亡;流,谓流而不返。指色界与无色界之一切诸惑,但不包含见惑及无明惑;亦即指贪、慢等思惑。由此思惑,能使人流转于色界与无色界,不能出离生死,故称有流。[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俱舍论卷二十](参阅“四暴流”1831) p243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中般涅槃补特伽罗】 p0363 瑜伽二十六卷五页云:云何中般涅槃补特伽罗?谓有三种中般涅槃补特伽罗。一、有一种中...隋代僧。会稽山阴人,俗姓顾。为天台智者大师之弟子。开皇年间,住庐山修头陀法。大业初年,敕令严禁游方隐逸,师闻...【习定苾刍自害证果处】 p1026 西域记九卷十一页云:石室东不远,盘石上,有班采状血染,傍建窣堵波。是习定苾刍自...子题:略教发起序、略教正宗、略教劝修流通 戒本疏·七佛略戒:“略教行法,文分三段。第一,从初若更有余佛法,至...(物名)又作犍茨,建镃,浅铁钵也。见键[金*諮]项。...(饮食)Suta,Sudhā,旧称须陀,译曰甘露,天上之食物,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苏陀味,旧经中作须陀饭,此天甘露食也...(人名)宋四明山法智尊者知礼,字约言,后人依其所居号为四明大师。七岁出家,十五具戒,专学律部。太平兴国四年从...(名数)真言宗所立,据大本如意经之说。一圆满意愿明王菩萨,二白衣自在,三髻罗刹女,四四面观音,五马头罗刹,六...【依他起性】 p0768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页云:谓心心所及所变现,众缘生故;如幻事等、非有似有,诳惑愚夫;一切...【二法相违】 谓烦恼与涅槃二者相违。《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二载:一、烦恼,即指无明贪爱之惑,众生随顺烦恼,流转...取果,梵语 phalaj pratigrhnāti;与果,梵语 phalaj dadāti。略称取与。就现在世(此一刹那)而言,凡是能生成现...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
佛法的最要问题,就是了生死。若论了生死这桩大事,很难很难。我们凡夫,根机劣,知识浅,而且五浊恶世,邪师外道甚...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每天系念佛号这很好,但有妄想、杂念、烦恼的干扰是正常的。凡夫就是有妄想杂念, ...
圆瑛法师,俗姓吴,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他是福建省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阙氏,因...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一步,如果方向错了或出了偏差,后续的修行一定会遇到不少障碍...
明清以来,世间人对于佛教或佛法产生了种种的误解,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中,更将佛门边缘化。看到磕头拜佛的,嗤...春秋时期,在齐国有一位被公认的美男子,别人都叫他徐公。和徐公家离的不远,有一户人家,那家人的主人叫邹忌。 邹...
宗门下讲规矩,讲用功,达到悟处。为什么这么说呢?比方古来,佛在第一次说法,给几位比丘讲客尘二字。当时,乔陈如...问: 我得皮肤病多年,多方医治效果不明显。现在吃净口素,念大悲咒,念佛号,并放生,效果比过去强些,并没有好利...
有流
【佛光大辞典】
上篇:有后生死 | 下篇:有为 |
系善财童子(梵 Sudhana-?resthi-dāraka)历参五十五善知识时,南行至名闻国,于自在主善知识处所习得之法门。自在...
中般涅槃补特伽罗
大志
习定苾刍自害证果处
略教行法
键镃
苏陀
知礼
八大观音
依他起性
二法相违
取果与果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为什么一定要念佛呢
大安法师:念佛人正确的目标定位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
虚云老和尚的「大乘三大部」

佛门里面为何有「三多」
人贵有自知之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