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逆缘即顺缘之意。大庄严经论卷二(大四·二六三中):“如人因地跌,还扶而得起;因佛获过罪,亦因佛而灭。” p227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五戒各有五神,合共二十五神,以保护受持五戒的人。...佛陀之美称。诸福德田中,以佛为最上,故称无上功德田。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叹佛六句中,第一即为无上功德田...密教结手印时,用以作为其他各种印契基准的印母之一。为四种拳之一,或六种拳之一。全称如来拳印。所指有二:(一)为...乃比丘随身之物。在比丘六物中特别重要者有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等三种僧衣及一钵,为比丘经常随身所用。摩诃僧...指集录一人著作之书。如梁代出三藏记集卷十二,举有齐太宰竟陵文宣王法集录、释僧祐法集等,皆为别集。又如唐代之沙...十回向位中第八如相回向位之菩萨有十种无碍用,神力无碍用即为其中之一。出自八十华严卷五十六离世间品,六十华严卷...戒本疏·总辨广略二教:“何名略教?以佛初成道,将开化法。创起希仰,寄心无地。故先示行法,令依奉行。不待犯戒,...【论圆满】 p1329 瑜伽八十卷十六页云:云何由五种相,名论圆满?谓若由此相宣说,若是宣说,若所宣说,若如是宣说...(名数)一己知他不知,发心而自发誓愿,未广及于人,未得四无所畏,未得善权故也。二众人尽知己不知,发心广大,得...(术语)对于色光有智慧光非心光之称。心光者,自佛之慈悲心所照之光明也。离平常之光明即色香,而非别有心光。观念...1、没有生灭变迁的意思。楞伽经说常住之法有七种,即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识、大圆镜智。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
现在有许多人不信因果,那有什么希奇呢?现在教育不同了。我们过去中国文化、外国文化,基本上人类文化过去是无形中...问: 净土三资粮讲的是信、愿、行,莲池大师特别提到厌,对娑婆世界没有厌离心,对净宗学人的修行也是一种障碍,你...
信自信他。这里面的信自,就不是善导大师说的决定深信自身是罪恶生死凡夫,这个自是自性,是妙明真心,这一点对于诠...因果分明定不差,古今种豆岂生麻。 善恶如无罪福报,圣贤岂肯信服它。 山上青松山下花,花笑青松不如他。 有朝一日...
清朝玉琳通琇国师,俗姓杨,是江苏延陵望族。明朝万历四十二年(1614),通琇禅师出生时,其母缪氏梦见观世音菩萨抱...
吃好;睡好;心情好;多放生;敲打胆经;按摩心包经;药师定。 吃好的方法,简单地归纳,对于一切慢性病都有作用。...
纵欲者主张及时行乐,放纵发泄,百无禁忌,其结果自然是伤身折寿。说到纵欲,我们可以翻开历史,从秦朝至清末的两千...佛陀带领众比丘弟子,向善信居士大德乞食。一行人威仪严整,众人无不投以钦仰赞赏的目光;然而才刚刚转入一条小巷,...
因地倒者还因地起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因地佛 | 下篇:因字 |
行宗记·释皈敬偈:“初果已去,名真实僧。”(戒疏记卷二·三三·一二)...
五戒二十五神
无上功德田
如来拳
三衣一钵
别集
十神力无碍用
略教
论圆满
八种授记
心光
常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忖已功德,量彼来处
没有厌离心是否是修净土的障碍

只信他不信自,容易导致往生边地疑城
善恶果报歌

佛门孝子通琇国师度化母亲

药师佛健康长寿七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