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恶之一。又作故妄语、虚妄语、虚诳语、妄舌、虚伪、欺。特指以欺人为目的而作之虚妄语。妄语戒为五戒、十戒之一。据四分律卷十一所载,妄语为波逸提(必须向众僧忏悔之罪),此系小妄语(虚伪不实);另据同书卷二载,未至菩提而妄言得菩提(即妄称证得佛道)者,即犯波罗夷(为教团驱逐之大罪),此系大妄语(未得言得,未证谓证)。此外,据大智度论卷十三载,犯妄语戒而无惭愧心者,自断于至涅槃及生天之道,并有口气臭、善神远离等十种罪过,此称为妄语十罪。[杂阿含经卷三十三、优婆塞五戒相经、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顺正理论卷三十六、大智度论卷十四、大乘义章卷七、卷十二](参阅“律”3789) p234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十不二门之一。天台宗荆溪湛然所立。谓依智妙及行妙之义,而论内外境之不二。外境,指众生、诸佛及依报;内境,指自...(人名)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事玄奘,学天竺语,传唯识因明之旨,造疏百本,称为百本疏主,法相宗之开祖也。永淳元...【时】 p0915 瑜伽五十二卷十五页云:复次云何时?谓由日轮出没增上力故;安立显示时节差别。又由诸行生灭增上...(术语)正由过去之业,而受之我心身,谓之正报,为其心身依止之一切世间事物,谓之依报。三藏法数二十七曰:依谓依...亦名:长衣故不说净犯堕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母云,若放逸不说净者,以恶心故,不满十日,皆犯舍堕。”资持记释...Qingjingdaolun 研究上座部佛教思想和教理的重要论书。觉音著。约成书于5世纪,被誉为三藏典籍和义疏的精要。据...【成熟有情行】 p0666 如四菩萨行中说。 二解 显扬三卷五页云:四、成熟有情行。谓四摄事,总摄说为成熟有...指观无量寿经两种译本之一存一阙。据唐代智升之开元释教录卷十二、卷十四等所记,一存者,乃刘宋元嘉(424~453)年...又作己心净土、自性弥陀、唯心弥陀。指阿弥陀佛与极乐净土俱在自己心中。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四八·三五二中):“...亦名:杀人戒人命、人命 子题:命根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言人命者,谓杀境也。(一、释人)所言人者,仁也;仁者...问薄伽梵观何过失故,于蕴界处以五种相诽毁计我?答观彼摄受萨迦耶见者,有五种过失故,谓异相过失、无常过失、不自...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哪些行为又属于取财的非道呢?《善生经》记录说:居士子!求财物者当知有六非道,云何为六...
舍利弗尊者本来是认为三乘法门各走其道,彼此不能相通,所以自己选择的声闻道就觉得非常的吃亏,失于如来无量知见。...第一是严守戒律,让自己外在的行为和内在的心念都清净,因为佛与众生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佛是清净,而众生不清净。...问: 佛弟子对于恶势力、恶现象、坏人坏事应该是嫉恶如仇、勇于斗争还是兼容并包、尊重他人?譬如,社会上的黄、赌...1、《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第十四》: 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五处所所不应游。屠儿、淫女、酒肆 、国王、旃...
从前在印度,有一个生性非常悭吝的人,不要说叫他布施,就是叫他开口说出布施这两个字,他都觉得非常困难,因为在他...
若求心地一段受用,更须向读书作文已了时,种种应缘处,当下著实,猛地返观内照,观此种种作为生灭之心,毕竟向何处...问: 为什么说十方世界的庄严都无法与极乐世界的庄严相媲美? 道安法师答: 诸佛在因地发的愿有总有别,总愿即四弘...
妄语
【佛光大辞典】
上篇: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 | 下篇:妄缘 |
【不知众】 p0318 集异门论十七卷三页云:不知众者:谓不了知众会胜劣。谓此是剎帝利众,此是婆罗门众,此是长者众...
内外不二门
窥基
时
依正
衣故不说净犯堕
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
成熟有情行
一存一阙
己心弥陀
大杀戒人命
薄伽梵观过失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哪些钱财是不可以赚的

怎么才称得上「真佛子」
学佛要怎么学
对待坏人应该是嫉恶如仇还是包容随顺
佛经中关于居士应该远离淫女(妓女)的开示

右手交给左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