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二门之一。天台宗荆溪湛然所立。谓依智妙及行妙之义,而论内外境之不二。外境,指众生、诸佛及依报;内境,指自己之心法。观内外二境,而使其相互融合,入于不二之妙,称为内外不二门。即托外境之依正色心,观“即空、即假、即中”,又了知外境之色心一念无念,唯有内体三千之实性,以显示心、佛、众生三法其性无殊之意。[法华玄义释签卷十四](参阅“十不二门”374) p123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诸谛相应增上慧住】 p1358 瑜伽四十七卷十六页云:云何菩萨诸谛相应增上慧住?谓诸菩萨、觉分捒择为所依止,于诸...(术语)优婆塞之转音。西域记九曰:邬婆索迦,唐言近事男,旧曰伊蒲塞,又曰优婆塞,皆讹也。...【杂染法】 p1411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杂染法云何?谓有漏法。...由因与缘的和合而成。天地间一切万物,都是由自因(亲因)与缘(助缘)和合而来的。...(Winternitz, Moriz; 1863~1937)奥地利之印度学学者。曾于牛津大学研究,致力于印度学之资料、文献之整理。一九...【缚】 p1386 瑜伽八卷六页云:令于善行,不随所欲;故名为缚。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三页云:又约不随所欲义故;说...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诸佛菩提、阿耨...【能为眼能为智能为义能为法】 p0898 瑜伽八十四卷六页云:又佛世尊能为眼者:谓能引发俱生慧故。能为智者:谓...(术语)华严宗之语。如来果地之分际,为法性之妙理,非有言说之限也。...共业,谓众生共通之业因,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之山河、大地等器世界,此乃依报之业;而个人之业因,能招感个人受用之...为法相宗所依十一论之一。本颂系弥勒菩萨所说,世亲造释论。又称摄散归观论。本书未传译。 p1317...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在南传佛教中,出家人,早晚要用这么一段话:我们不能超越老,不能超越病苦,不能超越死亡,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不论...从前,舍卫城中有一个富翁,名叫师质,信奉佛教。有一天,他准备了美好的饮食,虔诚地供养佛陀和僧众。佛陀受过供养...
色欲祸害极其酷烈,从古到今,因此亡国败家、丧身绝嗣之人,又怎么数得清!其次,因耽于色欲而摧毁刚健身体、昏聩清...日本真观禅师,最初研究天台教义六年,后来改习禅学七年,为了寻师访道,以期明心见性,找到自己本来面目,又负笈中...
[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变灭],就是四相(生、住、异、灭)中的异相与灭相;因为一切法要灭时,...
这幅图描绘的是禅宗极为有名的公案,说的是唐代夹山善会禅师被船子德诚禅师三次打入水中而开悟的经过。唐代的夹山禅...
释迦牟尼佛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中说,在末法时期法欲灭时,我们修行人要想有成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必须...即使有再恩爱的夫妻,再美满的家眷,再要好的朋友,对你的死亡也丝毫帮不上忙,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你死去。 在黄泉路...
内外不二门
【佛光大辞典】
上篇:内外三教 | 下篇:内外空 |
(术语)欲与人以乐之意也。法华经普门品曰: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
诸谛相应增上慧住
伊蒲塞
杂染法
因缘和合
温特尔尼兹
缚
无上菩提
能为眼能为智能为义能为法
果分不可说
共业不共业
分别瑜伽论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自己为自己负责
恶口的报应

熄灭淫欲的简便方法
草木成佛

一个人没学佛时,他就是要依靠某种东西来过日子

船子和尚与夹山禅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