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始觉上转之义;而“净法薰习”则与此相对,为本觉下转之义。妄染薰习包括意识薰、十一末那薰习。所谓“意识薰”,即指菩萨修行阶段中之十信位、三贤位(包括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之凡夫及声闻、缘觉二乘等,以意识中本觉之智薰习无明之迷痴,厌离生死之苦,欣求涅槃之乐,渐次转升而趋向佛道。所谓“十一末那薰习”,即由初地至第十地,依其次第,以能断之智品薰习所断之惑而证入佛道。盖吾人阿赖耶识之觉知可分为本觉、始觉,本觉即指吾人本有之觉性,亦即如来之平等法身;始觉则指由发心修行而渐次觉知心源。故始觉所以称为“妄染”之原因,有二种意义:(一)就妄染为“所依”之义而言,即以妄识为所依而生起始觉之智。(二)与本觉相对而言,本觉称为净法,则始觉称为妄染。[大乘起信论、释摩诃衍论记卷五] p234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梵云布罗缚贺拏Probhakta,谓正午之时食以前也。大日经疏四曰:食前可作息灾。行事钞中三之三曰:四分云:...(职位)禅家之烧香侍者,书状侍者,请客侍者曰三侍者。...【善慧地】 修唯识行,于第四修习位中十地的第九位。此位菩萨,成就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随有情之机宜,自在说...梵语 udgrahana。指领受于心,忆而不忘。可分三方面:(一)受持戒律,无论出家、在家者,一旦领受佛所制定之戒法,即...(术语)观地等五轮之三摩地也。尊胜轨明二种:一正报观,一器界观。正报观如 之次第, 者顶上, 者眉上, 者心上...【惭愧】 p1279 瑜伽四十四卷十六页云:云何名为菩萨惭愧?当知惭愧、略有二种。一者、自性。二者、依处。言自性者...唐代嵩山破灶堕和尚。不称姓氏,言行难测,师事嵩岳慧安禅师,隐居嵩岳。山中有庙甚灵,殿中唯安一灶,远近祭祀不辍...清净的观法,如净土之十六观是。...谓僧尼登临戒坛,举行授戒之仪式。此等登坛授戒之僧尼,即称为临坛大德。临坛大德之设置始于唐永泰元年(765),代...全一卷。刘宋疆良耶舍译。又称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佛观经、无量寿观经、十六观经。略称观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613~687)梵名 Divākara。意译日照。唐代译经僧。中印度人,婆罗门种。幼年出家,居于摩诃菩提寺、那兰陀寺。风...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印光大师校印本)...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问: 印光大师言: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弟,妻室,儿女,朋友,乡党,不能尽分,则心与佛背,便难往生...
修学佛法的次第依次为 :第一、深信因果,第二、亲近善知识,第三、听闻正法,第四、如理思维,第五、如法修证。其...
占察与世间算卦的不同算命的一般不给出家人算,因为修行可以改变命运,这里地藏菩萨教我们用占察轮,是为了通过这个...
如果我们造下定、不定业,是否只能被动地感受果报呢?当然,如不依对治力,业不会有丝毫的减弱,定要毫厘不爽地感果...人生在世为什么要修忍辱呢?首先就要明白我这个字的意义。将我字拆开来看,是由干、戈两个字结合而成,由此可知,有...
妄语戒有大妄语跟小妄语,我们先看大妄语,第一个。 【向人说证果乃至罗刹来到我所,彼领解上品不可悔罪。】 这个上...
佛法中,以心为主。学禅以心为主,世间法也是以心为主。做人、做事,无不是以心为主。学禅特别强调心的作用,心的力...一位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将在该城中最大的体育馆,做告别职业生...
妄染熏习
【佛光大辞典】
上篇:妄染 | 下篇:妄执 |
1、众生忍和无生法忍。众生忍是忍受众生的种种加害而不起嗔恚的心;无生法忍是安住于无生的法理而不动心。 2、...
食前
三门三大侍者
善慧地
受持
五轮三摩地
惭愧
破堕
净观
临坛
观无量寿经
地婆诃罗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恶人念佛一定往生吗

十法界皆不出因果之外

占察轮相对修行有很大的帮助

业的四种对治力
见羲法师:忍辱入道 超越自我

【推荐】妄谈自己证果及神通感应的严重过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