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非用造作以成就事业。亦即随顺诸法之自然而运作,不假人之造作之义。与“无功用”同义。一般以七地及七地以前为有功用,八地以上则为无功用而任运自然。往生礼赞(大四七·四三九上)载:“自然任运,自利、利他,无不具足。”此乃显示极乐净土自然任运之德,具足自利、利他之行。[摩诃止观卷五] p216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也,此六境有眼等六根入身以坌污净心者。故谓之尘。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一)指名声广闻于世间。与“名誉”同义。法华经劝持品(大九·三六下):“为求名闻故,分别于是经。”因名闻能显亲...(术语)无明无始,故生死亦无始也。...(修法)众僧法三种之一。僧中辨事为一表白与一羯磨也。合白及羯磨而曰白二。又一白与一羯磨。故曰白一羯磨。资持记...又名八颠倒。即凡夫执有为生灭之法为常、乐、我、净,二乘行者执无为涅槃之法为非常、非乐、非我、非净,故又称为凡...【八苦所显三苦】 p0083 瑜伽二十七卷十九页云:谓由生等异门,唯显了苦苦。由此五取蕴苦,亦显了所余坏苦行苦。所...【离染论】 p1425 集异门论十二卷十一页云:离染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贪染过患,离染功德;故名离染论。...【愧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善心所之一。愧者廉耻之心,做了坏事无颜见人曰愧。《成唯识论》曰:‘云何为愧,依世...(杂语)传灯录曰:百丈召沩山云:沩山胜境,汝当居之,嗣续吾宗。华林曰:某甲忝居上首。祐公何得住持?百丈曰:若...【意业非戒】 p1208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卷十五页云:问:何故意业非戒?答:不能亲遮恶戒故。问:何故恶戒非意业?...(植物)Kumuda,又作拘勿头,俱勿头,句文罗,拘物陀,拘母陀,拘牟头,拘贸头,拘某头,拘牟那,屈摩罗,究牟陀,...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
《楞严经》前面的三卷经文,佛陀等于是讲到了大乘佛法胜义中的真胜义性。也就是在整个大乘的教法当中,对生命的解释...中国古代信佛的官员中,唐代诗人白居易是一位最具佛教信仰和最有慈悲心的地方官。他在官场生涯中,始终心怀无限慈悲...
净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点跟大家互勉, 第一个,你最好发心受戒, 很多净土宗的人,过度的骄慢,说我心中有佛,我...
幸福是人现实中的一种生活富足状态,又是人内心的满足性感受。老子没有使用幸福的概念,但他认为,有一种合于天道、...
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谤三宝说者。犯轻垢罪。 为利养、倒说今天倒说相似佛法的,遍...所谓的「柔软心」,是指把自我减低、减少、减轻,不在人际间架设心防,也不为自己设想,心胸全然敞开。所以,凡是自...
信,德之端也。 人言为信,这是一个会意字,即只要是人说的话就能相信,可见古人的淳朴,口说即可为凭。我们现在说...
菩提心的十种譬喻。分成因跟果。先看第一个。 【譬如大地】 譬如大地是总说。 【能生长万物;菩提心亦如是,于一切...
任运
【佛光大辞典】
上篇:仲仁 | 下篇:任道林 |
(动物)又作休留。枭鸱之类。画间不能见者。庄子秋水篇曰:鸱鸺,夜摄蚤察见毫末,昼出瞑目,而不见丘山。梵Ulūk...
六尘
名闻
无始生死
白二羯磨
八倒
八苦所显三苦
离染论
愧心所
踢倒净瓶
意业非戒
拘物头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首楞严王三昧对治的重点
暗施慈悲与后人--白居易

【推荐】对净土宗人的勉励

老子论幸福

不把佛法作人情
培养自己的柔软心

「信」字,德之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