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īksanikā。又作伊叉尼柯。意译见命、论命、观察。即指观察命运之占相或咒术之意。持此咒术,能知他人心念。乃露形外道师所造。[俱舍论卷二十七、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七、玄应音义卷二十四] p215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六地藏,六观音也。为六道所配之佛菩萨。...又作同体慈悲。指观一切众生与己身同体,而生起拔苦与乐、平等绝对之悲心。亦即初地以上之菩萨,摄众生于自体,以众...(术语)法性与无明,如冰与水,无明之冰即诸性之水也。但非谓吾人之心性,本来为冰,法性之水,后为无明之冰,仅谓...(杂名)饿鬼之种类也。焰罗王供养法次第曰:五百饿鬼,半天婆罗门,诸饿鬼众。...(术语)又名悦喜三昧耶,大三昧耶真实印,素啰多大誓真实印。即谓行者发菩提心,灭除诸障,既为金刚萨埵,观自他无...受具足戒时的七位证明师。...(术语)发得三昧而得秘密灌顶之阿阇梨也。即入地已上者是也,已下者为未见谛之法则阿阇梨。...【七随眠】 p0055 大毗婆沙论五十卷一页云:有七随眠。谓欲贪随眠、瞋恚随眠、有贪随眠、慢随眠、无明随眠、见...【随身念五种清净所摄】 p1373 瑜伽六十二卷九页云:此随身念,当知五种清净所摄。谓不定地清净故,定地清净故,摄...【遍计所执色】 这是十一种色法中的法处所摄色之一。这是由独散意识虚妄计度五根、五境等而变起的影像,为无本质的...(杂名)遮日光而生之薄闇色。十二显色之一。俱舍论一曰:障光明生,于中余色可见名影。【又】影自实体生,而无实性...(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
学习佛法要懂得佛法有两条根本规律:一条叫法从缘起,一条叫果从因生。这两条规律是千经万论共同阐明的根本大法,是...
中国人养孩子,都知道穷养儿,富养女,认为教育男孩要严格,可以在物质上苛刻一点,而对女孩要满足其物质需求。可事...
一个人既已发心皈依三宝,就必须依照佛法修持。外道的炼丹运气等方法,应当予以摒弃;倘若还是按照外道的方法修习,...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及与勤劳修持之法,只以一切皆空,一切不著为护身符。而不知已著于一切皆空,一切...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务虚名,不修实行。口虽念佛,心与佛违。譬如药忌并服,何能愈病。必须念念克治自己习气,心...
这个要注意了,自己一定要有正念。不能让其他的东西附在自己的身体里面,这个后果很严重。就好像一个屋子出了两个人...
常人往往视逆境为外来因缘,总不知究竟的缘由为何?往往只在事情表象与人我之间琢磨、计较是非,鲜少转个方向,省察...
优填王承佛威神之力五体投地顶礼完佛足,右绕佛三圈,跪在佛的面前合掌请教佛陀:天上天下,一切人民,都没有一位能...
伊刹尼
【佛光大辞典】
上篇:伊舍罗 | 下篇:伊帝曰多伽 |
(杂语)Bhaiṣajya,译曰药。寄归传三曰:鞞杀社译之为药,即是陈弃药也。梵语杂名曰:药,毗皱社。...
六道佛菩萨
同体大悲
无明法性一体
半天婆罗门
极喜三昧耶
七证师
见谛阿阇梨
七随眠
随身念五种清净所摄
遍计所执色
影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法从缘起,果从因生

男孩养志气,女孩养气质

炼丹运气是学佛的戒忌

世有倡高调者,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只以一切皆空不著

怎样念佛才算真正修净土之人

附体这种东西,赶紧念佛把他送走

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