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法性与无明,如冰与水,无明之冰即诸性之水也。但非谓吾人之心性,本来为冰,法性之水,后为无明之冰,仅谓无始无明之体即为本觉之法性而已。玄义五曰:“若有无明烦恼性相,即是智慧观照性相。(中略)如冰是水,如水是冰。”止观辅行六曰:“为迷冰者指水为冰,为迷水者指冰为水,如迷法性即指无明,如迷无明即指法性。若失此意,俱迷二法。故知世人非但不识即无明之法性,亦乃不识即法性之无明。”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凡七卷。南宋法云着。为佛教之梵汉辞典。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始作于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收集资料前后历二十...【母陀罗】 槜李曰:结印手也。...谓意识相应不平等受。总名为忧。...梵网经所说的大乘菩萨戒,因是毗庐舍那佛所说的戒法,故名。...大日经卷一住心品所列举真言行者必须超越之一六○种妄心烦恼。即众生因贪、瞋、痴、慢、疑等五根本烦恼各有所执而辗...谓如来真身无形无相,犹若虚空,虽同一虚,万象森然;虽含万象,一相不立。普贤行愿品疏称,寂寥于万化之域,动用于...(术语)梵语,婆哩惹你Parijana,心之异名。了别之义也。心对于境而了别,名为识。唯识论一曰:识谓了别。同五曰:...(譬喻)佛之德号。以能导众生,渡生死海故也。涅槃经二十一曰:汝今欲度生死大河,我能为汝作大船师。...(533~610)隋代僧。豫章(江西)人,俗姓夏侯。年少出家,从杨都兴皇寺法朗学三论,并从天台宗智顗修习禅法。晚年...【七种心不生因】 p0063 瑜伽六十三卷十四页云:问:心不生因,凡有几种?由几种因,心不得生?答:心不生因,...凡三卷。唐代庞蕴撰,于頔编。明崇祯十年(1637)重刊。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卷上辑录庞蕴与马祖、石头、丹霞天然...劝发菩提心文...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
我们看这个内观的思想。诸位!如果大家佛号都念得差不多,我们假设每一个人对阿弥陀佛的皈依、对净土的好乐是相同的...从前,苏伯比亚小镇有两个叫乔治和吉姆的邻居,但他们确实不是什么好邻居。虽然谁也记不清到底是为什么,但就是彼此...
有些人一提起佛号就容易昏沉,对不对?他不念佛还不会昏沉,他一提佛号就昏沉,这个你就要知道你要拜忏了,你真的要...
目前在一群买菜的大爷大妈眼里,我是一道不一样的风景,深受小贩的喜欢,因为我从不问价,也不讨价还价,且找回的零...
执持净戒 执持净戒就是能够完好无缺地守持戒律,按照戒律的要求生活。今天很多人对戒律的认识不恰当,觉得条条款款...
佛法说人身难得,既然得了人身,却不了解因果、心性的道理,起惑、造业,就枉费了这一生。儒家说:罔念作狂,克念作...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因机施教,广立行门,综计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入道,譬如千径九逵,皆达王城,楞严所谓...1、痛风患者: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患者均有高尿酸血症。由于高脂饮食会减少尿酸排出,加重病情,所...
无明法性一体
【佛学大辞典】
上篇:十五种无明 | 下篇:无明父 |
(一)教法、行法、证法。略称教行证。教者,佛所晓谕之言教;行者,众生修行佛之教法;证者,修行以证悟真理。此三法...
翻译名义集
母陀罗
忧
舍那大戒
百六十心
一虚
识
大船师
智锴
七种心不生因
庞居士语录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往事不堪回首,这句话你要永远记住
率先迈出化敌为友的一步

念佛就打瞌睡,一定要先修忏悔

平时「不要」,最后「要」回来得更多

执持禁戒,尘业不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