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弟子目连之母,堕饿鬼道中,目连作盂兰盆会,以解救其母所受厄难。据盂兰盆经所载,目连以母堕饿鬼道中不得食,佛令作盂兰盆,于七月十五日,具足百味五果于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而后其母始得吃食。目连告佛(大一六·七七九下):“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行孝顺者,亦应奉此盂兰盆。”佛言:“大善!”至后世,犹因袭此一作法,遂为盂兰盆会。(参阅“盂兰盆”3454) p210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遂求忍】 p1247 瑜伽四十二卷十三页云:云何菩萨遂求忍?当知此忍、略有八种。谓诸菩萨、于诸有苦来求索者恶逼能...【解脱身】 二佛身之一。佛身解脱烦恼障,故名解脱身。《成唯识论述记》卷十曰:‘言法身者,非三身中之法身也。佛...全称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谓诸法原本之体性,乃言语所不能尽,亦非思虑分别所能知。盖诸法之体性本来清净寂灭而常...(术语)极乐之圣众相依而为法会,其广大如海,故云。...因明用语。量,乃规矩绳墨准确刊定之义。因明论式中,凡构成知识之过程或知识之本身,皆称为量。现量,即指由五官能...又称九有。有情居止之世界,可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依禅定三昧之深浅,色界、无色界复分为四禅天、四无色...鸠摩罗什之门人中,道生、道融、僧肇、僧睿(以上并称什门四圣)、昙影、慧观、慧严、僧契、道常(恒)、道标,称为...(术语)Bhadrakalpa,又作波陀劫。颰陀劫簸之略。劫簸为分别世界成坏之时量。今即成劫也。常略曰劫。颰陀译曰贤或...脱离愚痴叫做明;离开贪爱叫做脱。...【中品世间律仪】 p0362 瑜伽九十一卷十二页云:又如有一、能速作意,于诸境界,而自摄敛;亦能观彼所有过患,令不...(术语)小乘之证果。不调度他,独调度己,而解脱生死也。止观三上曰:若入无余,但有孤调解脱。辅行三之一曰:灰身...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僧伽吒经...
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是一个全方位的展开,这全方位展开是指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是阿弥陀佛的愿心,也就是实相法性的称...
想象有一家银行每天早上都在你的帐户里存入¥86,400。可是每天的帐户余额都不能结转到明天,一到结算时间,银行就会...
王阳明先生说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是从佛学里来的,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魔境因由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 迷则成害 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佛陀时代,有一位力大无穷的驼骠比丘,随佛出家后,精进行道,威德具足,证得阿罗汉果。由于驼骠比丘时常发心营办僧...
我问大家,菩萨打不打妄想?不打妄想?那菩萨怎么发菩提心呢?他怎么受戒的时候缘境发心呢?菩萨的生灭跟不生灭是不...
蜾蠃祝儿终肖父,蛣蜣丸粪亦遗尘 这桩事情就用了两个比喻进一步加深理解。因为在大乘的圆顿的教理当中,它都是很深...甲、示真信切愿 ● 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娑婆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
目连救母
【佛光大辞典】
上篇:目连问戒律生五百轻重事 | 下篇:目犍连 |
【得有四种所得法则有六种】 p0997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八卷四页云:然得、总有四种。一、在彼法前,二、在彼法后,...
遂求忍
解脱身
诸法寂灭相
极乐海会
真现量
九地
什门十哲
颰陀劫
明脱
中品世间律仪
孤调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庄严

有一家银行每天往你账户存入¥86400

本来都是佛,现在为什么是众生呢

我们要远离魔境,只有一个方法
驼骠比丘的善恶果报

不打妄想?那菩萨怎么发菩提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