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四卷。明代临济宗僧古庭善坚撰,陶珽重编,崇祯六年(1633)刊行。内容包括卷一之行脚、法语、说戒、心要、三昧玄章、警徒、训徒,卷二之三昧禅定、华严幻住略迹、华严大意、示一宗头陀、无字直说、火炉头话、牛首日录,卷三之论、书、跋、颂,卷四之偈赞、歌、七绝、五律、七律、杂体等。p161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取结者,谓见取戒禁取,取结所系故,于邪出离方便妄计执着,以妄执着邪出离方便故,广行不善不行诸善,由此能招未来...【通达转】 p1025 摄论三卷十三页云:二、通达转。谓诸菩萨,已入大地;于真实非真实,显现不显现,现前住故。乃至...梵语 viksipta-citta。指散乱之心;即心驰骋六尘,散动而不能止住一处。为“定心”之对称。摩诃止观卷五上(大四六...(术语)谓佛应众生之机类,于诸处为相异之说法也。特就戒律之说相而言。...(地名)又作萨卢国。译曰杉国。见翻梵语九。梵Sālve-śālva。...(譬喻)诵经之妙音,以金铃譬之。智度论五曰:持诵广宣振法铃。...中国近现代编校、刻印、流通佛典的佛教文化机构。清同治五年(1866),佛教学者杨文会创办于南京。杨文会认为弘扬佛...【究竟灭】 p0702 显扬八卷四页云:究竟灭者:谓一切烦恼、及彼习气、及所依苦、究竟永尽,应知。...(一)位于山西五台山中台之清凉谷。北魏孝文帝(471~499)所创建。著「华严论”一○○卷之灵辨(477~522)曾来此祈...(术语)闻弥陀之名号而发信心之后也。...罢讲,指经文等之讲义结束;一般教家之人参禅有省悟,即罢讲教而设斋供养僧众,称为罢讲斋。虚堂和尚语录卷一(大四...(嘉兴藏流通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
我们必须用心力来引导业力。因为我们无始劫造了很多业力,所以人跟人之间是非常复杂。我们人跟人之间有无量无边的善...
果普老和尚,俗姓郑,浙江常山人。幼时,父母双亡,寄食于叔父家,赖苦力过活,度日艰难。成年,蒙一亲眷引入佛门,...
问: 《无量寿经》最后有说娑婆世界天人往生的人数,请问这些人数是当时已往生的人数或包括现在及未来往生的人数?...
问: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著魔一般都是躁妄心,用急迫的心希求神通,希求感应,希求瑞相,希求善...
一切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力量,不是靠自己修行的力量,但是这桩事情难以相信。他建立不了信心,他就感通不了,感通不...
我们要了解唯识的概念是这样,唯识学它不直接从第七意识下手,它从第六意识下手。它的方法很不错,因为你挑战第七意...佛陀时代,在舍卫国有五百位商人,为即将展开的航行寻宝计画,慎重而热切地商议着:大海!变幻莫测,虽藏有众宝,但...问: 阿弥陀佛,师父,我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恒传法师答: 阿弥陀佛,走神的情况下一方面说明定力不够,...
古庭禅师语录辑略
【佛光大辞典】
上篇:古则 | 下篇:古昆 |
【六识容与三受相应】 p0312 成唯识论五卷十四页云:此六转识,易脱不定,故皆容与三受相应。皆领顺违非二相故。领...
取结者
通达转
散心
随机散说
萨罗国
法铃
金陵刻经处
究竟灭
清凉寺
信后
罢讲斋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人生没有对错,还债而已,不要堕入对立

果普老和尚往生录

在家居士定课,单一点为好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极乐世界万修万人去
